分享到: | 更多 |
“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一位老将军在退休后写下《与思想政治工作者聊天》、《千秋功业》等四部著作,为党传递正能量。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回答:“对我们退下来的老同志来说,守住底线,不仅是个人守住晚节,更是为党坚守人心阵地!”将军的话朴实无华,却振聋发聩。
人心向背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1949年上海解放的早晨,民族资本家荣毅仁推开窗户,看到街道上一排排和衣而睡的解放军战士,发出一句感慨:“国民党回不来了!”如此可谓得人心。回望历史,刘伯承元帅那句追问引人深思:“老百姓不是命里注定要跟我们走的,为什么不跟别人走呢?”这是因为共产党真正做到了“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做到了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人民就是上帝”,所以人民才相信党,愿意跟党走。
党员干部作为党的组成“细胞”,是党的事业的实践者,也是党的形象的展示者,其德行就是标杆。党员干部只有德行过关,守得住底线,树立起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才能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号召力,为党凝聚人心。然而,有些党员干部却屡屡干出“碰红线”、“触底线”的事,其言行对党员干部形象和群众威信的杀伤力不可低估。所以,作为党的形象的展示者和维护者,当明白为党坚守人心阵地,是一种面对现实考验的政治自觉,是作为一名党员必须要尽到的职责。
为党坚守人心阵地,就要守住道德底线和纪律底线,通过不间断的思想修养和道德锤炼,让自己成为群众的道德示范者引领者,自觉遵规守纪,严于自律,让纪律“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无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始终牢记自己首先是一名党员,不忘身边有“戒尺”,严格按规矩、按原则办事,清楚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不把自己当“特殊人”,不让身边人“特殊化”,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当前,在生活方式多样、价值取向多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的时代条件下,党员干部应该树立一种意识,那就是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去为党多做坚守阵地、争取人心、赢得群众的工作。通过对底线的坚守,让群众在自己身上看到希望,感受到正能量。同时更应有拉升底线的觉悟和境界,向焦裕禄、孔繁森、杨业功那样的优秀共产党员看齐,始终秉持共产党人应有的风骨和气节,让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在自己身上充分体现,如此才能牢牢守住人心阵地,使我们党始终有坚实依托,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