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须增强“四力”-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须增强“四力”

2019-05-28 08:06:1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颁布近4年来,非公企业工会改革正逐步深化。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须坚定政治引领站位,增强领导力;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增强服务力;健全职工参与机制,增强凝聚力;运用网上传播宣传,增强影响力。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颁布近4年来,各级工会坚持增强“三性”、去除“四化”,呈现勃勃生机,非公企业工会改革正逐步深化。笔者认为,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须增强“四力”。

  坚定政治引领站位,增强领导力

  首先,要坚定政治站位。非公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非公企业工会在组织职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非公企业工会在深化改革中一定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提高政治站位、坚守政治定力,把党的领导贯穿于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的全过程。

  其次,要勇担政治责任。只有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才能发挥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因此,非公企业工会在深化改革中要始终聚焦增“三性”、去“四化”,切实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要担负起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担负起推动职工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责任;担负起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责任;担负起深化工会改革创新的改革责任。

  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增强服务力

  首先,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敢于为职工说话。非公企业工会既要敢于为职工讲话,又要善于依法依规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既要从建章立制入手,建立职代会(职工大会)制度,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也要引导和教育职工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构建职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其次,要竭诚服务职工,营造温馨的职工之家。去除“四化”,必须铲除官僚主义。工会干部要始终记住自己姓“工”,只有把脚迈到职工中去,服务企业,服务职工,才能与职工心贴心、心连心,为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同时,要克服形式主义,创新服务思路。一要借力。充分整合和利用上级工会经费补助和企业自身的力量,办职工所需、工会所能的实事;二要借时,利用中午或下班后业余时间开展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三要借源,借助社会资源,开办爱心妈妈小屋、职工书屋、职工户外服务站等惠及职工的服务项目。

  健全职工参与机制,增强凝聚力

  首先,要健全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职代会(职工大会)制度,使职工对涉及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发展和自身利益的制度和重大决策有知情权、建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要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使职工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提高相适应,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其次,要健全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机制。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通过健全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机制,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从而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非公企业工会要加强职工素质教育,明确主人翁责任担当,不断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要开展建功立业活动,引导职工刻苦钻研技术,开展“学劳模工匠,建功新时代”的劳动竞赛;要开展职工文体活动,以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增强企业凝聚力。

  运用网络传播宣传,增强影响力

  要因势而谋做好工会宣传工作。目前,非公企业职工数占比已超过80%,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占到“半壁江山”。职工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喜欢用新媒体了解社会。因此,非公企业工会在深化改革中就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运用网络做好工会宣传工作,扩大自身影响。

  要顺势而为创新工会宣传途径。非公企业规模小,工会干部少,网络既可以提供入会、咨询服务,延伸工作手臂,又可以开展线上读书、网上征文、在线培训。要把网络建设成非公企业工会不间歇的课堂,不退守的宣传阵地,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

  李昕洋 谭同政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 姚怡梦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