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工会工作群众性的两个范例-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增强工会工作群众性的两个范例

张刃
2018-12-12 16:11:34

  工会利用网络建立职工联络员队伍,“延长”了工作“手臂”,联络员可以将了解到的职工诉求“零时差”反映到工作群,在群里直接对话市总干部,使职工的“痛点”在第一时间被了解或被解决,有效地增强和体现了工会组织与工作的群众性。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群众性是工会的本质属性,也因此成为工会改革“去四化增三性”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增强群众性,各地工会多有实践,近日,工人日报介绍了两个地方的经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视为范例。

  一则报道说,辽宁阜新市总工会在基层聘请了100名职工联络员,通过网络工作群直接对话市总机关各部门工作人员,让工会工作与职工需要“同频共振”。

  省市一级工会机关远离基层,干部有限,即使经常下去调研、指导工作,日常与基层同志直接接触的机会也很少。进入网络时代,先进的通讯手段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扩大了人际交往,也给许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便利。工会利用网络建立职工联络员队伍,“延长”了工作“手臂”,联络员可以将了解到的职工诉求“零时差”反映到工作群,在群里直接对话市总干部,使职工的“痛点”在第一时间被了解或被解决,有效地增强和体现了工会组织与工作的群众性。

  由于联络员全部来自一线职工,而且多数为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或是技术能人、革新能手,保证了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的高水准、针对性,使工会工作多了职工视角,据此部署工作,显然比机关干部们坐在办公室苦思冥想更贴近实际,操作也切实得多。报道说,职工联络员提出意见建议400多条,很多点子被采纳,融入工会工作,职工需要什么,工会就做什么,职工称赞工会“越来越成为职工需要的模样”。这“模样”当然包括鲜明的群众性。

  另一则报道说,大庆石化公司工会多年坚持从职工中遴选总经理民主联系人,定期请他们带着问题和建议到会发言,由公司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当场答复,解决问题。这种形式虽然并不鲜见,但从增强工会群众性的角度考察,别有含义。

  实际工作中,企业工会与行政方面沟通并不困难,但工会的人手毕竟有限,掌握的情况,提出的建议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局限。有了民主联系人,等于增强了工会力量,使企业民主管理有了更有效的保障。大庆经验有几个细节很说明问题。

  一是职工对于参与企业管理表现了相当的积极性。有的二级单位由于报名人数多,还采取了公开竞选的方式,通过自荐、考核产生的联系人,都十分珍惜和重视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和责任,所提建议都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字斟句酌,体现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二是职工联系人表现了相当的大局意识。报道说,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45名联系人共带来77个问题和建议,涉及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环境交通、人事培训和生活福利等5个方面,其中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30个,职工个人生活福利方面的9个。可见职工联系人的胸怀与责任感。

  三是除了会议形式,联系人还有权通过自报家门,得到企业负责人和部门的优先接待,把他们发现的和职工反映的问题,在第一时间与管理层沟通解决。多种形式的互动与沟通,对于实现工会十七大提出的“提高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覆盖面和实效性”的要求,称得上是一个范例。

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编辑: 葛文琦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