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事后细思量。
打量徐丽在加油站的工作,就像阿庆嫂在茶馆待客一样,热情、细心;不一样的是,阿庆嫂唱的是人一走茶就凉,徐丽却在客人走后,还要细细思量客人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是否为潜在长期客户。
为何如此呢?徐丽说,要搞好销售,这是基本的步骤,也是受母亲影响的结果。
徐丽老家在湖北竹山县大山沟里,刚懂事时,农村物质匮乏,生活相当艰苦;母亲为了改善生活,想尽了办法。她把家里仅有的一点活钱,拿到集镇上进一些生活必需工业品,然后回到山沟,换成农副产品;再把农副产品拿到集镇上换钱,再进工业品,就是这进进出出的小生意,彻底改变了徐丽一家的生活状况。
从小,徐丽在母亲那里,学到了察颜观色做生意。到加油站工作后,客人一来,她首先要看对方的车型、车号,确定油品号和客人的居住地;通过口音和相貌,记住客人的长相;再根据对方的行为举止,判断客人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
徐丽的记忆力特别好,见过面的客人,重逢即可认出,这些都是受到母亲生意经的影响。徐丽说,她电话回访客人,从来没有碰到过对方恼怒或不合作的情况,为何有这样的礼遇,这和她善于把握时机,掌握客人的消费心态不无关系。
徐丽是中石化湖北十堰石油分公司销售能手,每月站内营业额4万元,站外营业额3万元,销售燃油宝100瓶。这与她善于和客户打交道不无关系。有一次,一家企业急需一桶170公斤装的68#抗磨润滑油,徐丽接到电话后,立即在系统内查找货源,当得知10公里外的加油站有时,自己立即租了一辆小货车赶过去,可是该站储存的全部是46#抗磨液压油,达不到客户的需求;于是徐丽又赶到20公里外的油库装上油并送到顾客工厂。此行,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可争取了一个长期客户;同时让陪同她一路的出租车司机成为了她的粉丝、客户。
就这样,2016年,徐丽个人非油品销售达到72万多元。
如今,徐丽从一名普通的营业员变成一名站长,面对新的挑战。她说:“我要让我们站的每一位员工都成为销售能手,增销创效,让员工收入节节高。”在公司的支持下,徐丽成立了燃油宝创新工作室,负责对燃油宝销售技巧进行培训,并定期组织相关的营销能手进行讨论,总结一些优秀的营销案例和经验在全公司加油站推广。
(邹明强 刘华 秦文齐)
刘艳平:心中有朵最美的花 | 2014-09-22 |
邓学富:亲力亲为示真诚 | 2014-09-22 |
北京市劳动模范张松梅:为顾客加油更为员工... | 2014-09-22 |
殷玉洁:加油站站长零点后的“夜生活” | 2014-09-22 |
80后夫妻与千座加油站 | 2014-09-22 |
“小麦”的北京生意经 | 2014-09-22 |
80后小两口设计1500多座加油站 | 2014-09-22 |
王向阳:“做销售要有股韧劲” | 2014-09-22 |
张松梅:严管理带出“模范”加油站 | 2014-09-22 |
吕锦叶:人走到哪儿销量就带到哪儿 | 2014-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