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徐坚:凡事贵在“用心”(图)
//m.auribault.com 2017-09-07 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 更多

  对谈记者:高倩

对谈嘉宾:徐坚(北京保利紫禁城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去中山公园音乐堂的观众或许会留意到这样一个身影:有时是在大厅里,见到音乐堂多年的老观众,便像街坊邻居般问句“来啦”;更多的时候是在剧场中,有时能看到她站在两侧的过道上,注视着舞台和剧场中每一点细微的反应——她就是北京保利紫禁城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山公园音乐堂总经理徐坚。徐坚的名字有点男性化,她以前是打排球的,个子很高大,和在运动场上一样,工作中的徐坚也是个格外坚定而有想法的人。

  自1999年中山公园音乐堂重张至今,徐坚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8年。在古典音乐还不是很普及的上世纪90年代,中山公园音乐堂为许多人打开了音乐启蒙的第一扇大门。从2000年起,在暑期以孩子艺术欣赏和体验为主要方向的“打开艺术之门”落户中山公园音乐堂,渐渐搏开了一片天地,规模越办越大。上个月底,今年的“打开艺术之门”刚刚落下帷幕,两个月的时间中,共有70场演出、10个夏令营和10场艺术讲座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打开艺术之门”这个中山公园音乐堂的口碑之作,已然成为了北京一块响当当的艺术招牌。

  传统艺术从来都不是冷门

  记者:和往年相比,今年“打开艺术之门”的规模如何?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徐坚:今年和去年都是70场演出,这应该算是一个极限了。毕竟暑假的时间就这么长,我们已经把时间利用得很充分了。许多媒体都会问这次艺术节的特色和创新是什么,如果从演出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以音乐为主,而且现在把中国的戏曲加入进来了,民族音乐的比重也越占越多。对于艺术孩子们了解和接触得多了,自己就会有一个选择和比较,所以希望能在“打开艺术之门”的平台上,把更丰富的种类呈现给大家。

  我们常说,“给孩子的应该是最好的”,事实上确实是这样。比如魏春荣现在是北方昆曲剧院的当家花旦,但她从来不会因为观众是孩子就不重视,反而会在选择曲目上更多地考虑,怎么让观众一下子爱上昆曲。“打开艺术之门”发展到现在一个比较成熟的方面就是艺术家们越来越了解自己的观众群,他们会想到最好的办法来和观众沟通。

  记者:对于孩子们来说,戏曲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方式,戏曲被引入“打开艺术之门”是从什么时候?

  徐坚:多种戏曲种类的加入是从四五年前开始的,最早只是京剧和昆曲,之后是评剧,然后加入了河北梆子和曲剧。开始我们也在想,河北梆子有人听吗?但事实上无论是什么样的观众都是需要培养的,第一年大家肯定会觉得有些好奇,慢慢就好了,大家都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

  记者: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音乐厅似乎总是与西洋音乐挂钩的,中山公园音乐堂为什么会想要大力引进民族音乐呢?

  徐坚:中山音乐堂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音乐厅,不管是西洋音乐还是民族音乐,都是非常适合在我们这里演出的,而且这些年演出的民族音乐非常多,我们一直都在坚持这样的定位。大家可能有一个误区,看到学钢琴、学小提琴的孩子多,就觉得西方音乐更受欢迎,其实不然。我们有一个售票调查,第一名是开幕式,第二名是闭幕式,第三名是王中山老师的古筝音乐会。王中山作为现在古筝界的领军人物,他的演出门票是第一个卖光的。我知道很多孩子喜欢流行音乐,我也知道周杰伦的演出买不到票,但一场民乐演出也买不到票,我相信只有这时候,这个社会才是丰富多彩的。大家有很多种选择,每种选择都没有错,但我们非常高兴可以看到民族音乐在大家的选择中占到了一个这样重要的地位。

  再来说“打开艺术之门”的夏令营,章红艳老师的琵琶夏令营是最受欢迎的。第一年我们说要招60人,一传十、十传百,到今年第五年130人,章老师经常说,“不行不行,这次必须得控制在100人”,但是没办法,很多学生是慕名从外地赶来的,看到他们的渴望,我们真的不忍心拒绝。我们的古筝音乐会第一个卖光,琵琶夏令营人数最多,评剧、京剧演出爆满,曲剧我们也准备以后做两场,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说明我们不是在喊口号。

1 2 共2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