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上海医生在摩洛哥讲中国故事(图)
//m.auribault.com 2016-02-14 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快十年过去了,郇金亮还是对一名病人感到遗憾。一天下午18时多,正在休息的郇大夫被叫去看一位伤者,小伙子只有17岁,中午12时左右被人捅了一刀,脾脏破裂,此时已经停止呼吸。郇医生说,当地医生经验不足,手术中没能控制大出血,假如早点叫我就好了。

  没有办法去统计,由于中国医生到来,当地的病人多了多少生存和痊愈的机会。可以统计的是“转院率”,2007年年末,郇金亮记录了一笔:“2007年4月至今,凡我经手普外科病人实现零转院纪录。”

  零转院的背后,是医术的高低,也是观念的不同。几乎每位接受采访的援摩队员,都讲到了转院之争。交通不便,病人往往不到熬不过去不来医院,病情越是危重,当地医生越是赶紧让转到大医院,这一转,便是少则几小时的颠簸折腾,生死难料。刚开始时,两方的医生互不理解。郇金亮发现,条件确实有限。比如已经休克的患者,首先麻醉师担心,因为没有复苏室,没有监护病房,其次护士不愿也无经验护理。于是,他不时到病房巡视,传授经验,督促护士完成护理工作。一个月之后,摩方医护人员心中有底,配合默契起来,工作变得异常顺利。

  中国医疗队带去的,是“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积淀,每一个行业都有自身的道德标杆,白衣天使视救死扶伤为天职,而不仅是一份工作,更不是“生意”。

  不久前,百度新闻热搜推送了一条消息,说是央视“最美医生”评选遭网友吐槽。9位候选人,不是心脏主动脉撕裂还坚持为病人做完手术,就是超负荷工作累得直接躺在地上休息片刻,顾不上自己的家人更是必备条件。网友质疑,这种评选是比美还是比惨?假如救治病人需要一命换一命,谁还敢学医?

  可怎么办呢?到了生死关头,有如士兵临阵。孙梅芳就差点一命换三命。一位双胞胎经产妇,已临产,胎儿头与头交锁,先兆子宫破裂,必须马上手术,才能抢救3条人命。但此时孙医生心脏突发房颤,心率达160次以上,孙医生不顾同事劝阻,横下一条心:“我就是死也要把她们救回来”!她吃了足量的心脏病药物后,坚持上台手术,终于成功抢救出了一对体重6斤半以上的龙凤胎儿,母子三人平安,此时孙医生几乎瘫软在地。

  李会比孙梅芳稍微“轻松”一点,她所在的医院还有一名当地专科医生,可以轮流值班。但实际上她也很难有一个完整的晚上休息,当地人生育率高,又以胖为美,不乏糖尿病、高血糖症状,产妇出现各种意外的很多。有一夜格外平静,李会心里倒不踏实了,自己去病房巡视,看到当夜有14名新生儿平安降生,“算少的”。八院的周建元书记感叹聚餐难,他带领院里人去摩洛哥慰问,好不容易凑起来吃顿饭,急诊来了,医生跑了。

  中秋夜,听妈妈报菜名

  在摩洛哥,中国人不多,尤其是小地方。街上看见中国面孔,开车的当地人会停下来致意,他们知道很可能是中国医生。骨科主治医师宋元说,摩洛哥人活得挺自在,穷人不焦虑,富人也不骄矜,碰到总是热情地打招呼,不管认不认识。

  医院人手缺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地专科医生不愿在工作量大、报酬低的公立医院多待,很多人工作几年后,跳槽去了私立医院。有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医疗点,几乎全靠中国医生支撑。一茬又一茬,每两年更替一次,下一批来了,上一批才离开。

  中国医疗队收到的不仅有尊敬,也有误解,让他们心生委屈。你们离开家庭,背井离乡,一待就两年,工作还这么拼,一定是为了赚钱——当地同事的“以己度人”,让白求恩情结浓厚的上海医生心理落差好大。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周玲在布阿法,中秋夜,打开电脑,看见朋友发来的月饼照片,黄莹莹的,油光铮亮,从来没觉得月饼这么诱人。母亲打来了越洋电话,周玲就让母亲把家里烧的菜名报来听听,好解解馋。

  记者去八院采访,迎面是这样的开场白:副书记李银萍指着一份名单一个一个述说,他/她/他们的孩子,几岁了。宋元出发那天,妻子怀孕刚满7个月,他是看照片认识自己的宝宝的。郇金亮和邢丽夫妇的孩子三年级,李会的孩子也是三年级。曹凯和孔晓华夫妇,2013年3月出发时,孩子才两岁。

  周玲悟出一个道理,在非洲工作有苦也有甜,应该苦中寻乐,才能自得其乐;必须知足常乐,才能乐在其中!闲来就种种菜,江南人没有绿叶菜吃就难受,曹凯说,当地市场上能买到的蔬菜就那么几样,西红柿、洋葱、土豆、青椒、胡萝卜、黄瓜。自己开垦菜园的优良传统,至少从第三批上海援摩医疗队员开始就流传下来了。李会开辟了以菜会友的解乡愁之法,把舍不得吃的菜送些给摩洛哥邻居,看到他们吃得津津有味,也算是中国文化的传播吧,顺便学学阿拉伯语,逗逗主人家的孩子。值夜班,当地同事会备好摩洛哥茶点,理解随着感情的滋生而逐渐弥漫。

  吾道不孤,医疗队遇到了中资公司员工,他们同样在非洲援助建设、开拓市场。医疗队提供医疗帮助,中资公司员工感到心里有底多了。企业后勤保障强一点,常送菜来改善医疗队的伙食。

  中国人的作为,在当地媒体上并没有太多宣传,他们做着具体细微的本行工作,身体力行去讲述“中国故事”。

  冷战时期,中国援外的重要目的是打破超级大国筑的高墙,走出去,让别人看到我们,听到我们的声音。一代又一代,对外交流的目标不断变化,如何向万里之遥的异国人民解释“一带一路”呢?救死扶伤的中国医生=中国=一带一路,这样的语言超越文化差异。

  王泠一写了一首歌词《地中海颂》,配着《便衣警察》主题曲的旋律,亲口唱给援摩队员们听:

  若问援摩几多辛?戈壁滩头沙无尽!救死扶伤万千遍,多少天使竟无名。人说你是大爱咏无疆,我说你是当代白求恩。报国万里铸就丰碑,不灭情怀心心相印。

记者手记

  病人亲吻我们的手套

  援助是无私奉献,援外人员在经济收入、职称晋级等方面会获得一定的补偿,也是毋庸讳言的,但也并不算多。要论经济,夫妇俩同时援摩,错过了上海房价低谷,找谁说理去?真正的收获,是影响职业生涯的心灵冲击。

  女孩子被称赞漂亮,当然高兴,孔晓华收到摩洛哥病人的一声赞“美”,却是别有一番感动。病人表达的真挚感情,“翻译”成小学生作文格式,应该是这样:“姑娘不仅长得美,心灵更美。”

  更多的病人默默地亲吻医护人员白手套,来表达不尽的感谢和敬意。当地病人和家属,几乎是给予了医护人员无条件的信任。一个男人可以娶四个妻子,但妇产科医生们从未碰到“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的问题。

  医疗题材行业剧《到爱的距离》 直面医患矛盾,剧中潘虹饰演的妇产科主任廖克难医者父母心,却多次困惑不安:我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她秉承的理念是医生应该凭借专业水准,决定最有利于病患的治疗方案,而年轻一代的理念是把一部分选择权和责任交给病人及家属,避免一些矛盾。

  多位援摩队员直言,回来后有些不习惯了。医患间失去了纯粹的信任,有时会有些缩手缩脚。

  援摩的经历,让他们重新审视医患关系,对医护人员的责任有了新的认识,本来在国内习以为常,没有时间去深思。

  “再过十年,回想起来,也许感悟会更多。”一位医生说。

  ■本报首席记者 马海邻

1 2 共2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