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八旬老人邀街坊手绘德胜老地图(图)
//m.auribault.com2014-09-23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马英杰和杨纯绘制德胜老地图。 宿皓摄

  冰窖口胡同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里曾经真的是个冰窖,明清两朝从这里拉走的冰只供内廷使用;曾经华严寺粥厂施粥的景象已经淡去,一碗小米粥全家人分享;如今的民族团结小学,追溯起来竟是一所近百年的老校……在文献中,新中国成立前后德外大街景象变化的记载不多,而且知道那段往事的人也越来越少。眼下,地区一位84岁的老人马英杰,邀老街坊们共同回忆往昔,用手绘的西城德胜老地图把历史定格下来。新旧对比间,时代的飞速发展跃然纸上。

  口述出的老地图

  “我小的时候,德外大街还只是个10几米宽的小马路,两旁都是店铺,有油盐店、银楼、裁缝铺、马店,还有冰窖口里的冰窖,能捡到一块从车上掉下来的冰,都当宝贝一样揣回家。那时候也没有黄寺大街、新康街,在那一带有很多记不清名字的小胡同,弯弯曲曲的,如今在地图上也消失了。”马英杰老人用微微颤动着的手指着如今的地图,努力回想新中国成立前这里的景象。一位老听众坐在马英杰身边,用笔和尺子在白纸上标注、画线。

  他是马英杰请来的民间画家杨纯,听闻马老想完成一幅德胜地区“老地图”,他背起画板就来到了马老家中,根据马老的口述用半天的时间完成了这张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德胜景象图。

  “马老对我说起往事的时候,就像个孩子。她曾告诉我原本可以记住沿街所有的店铺,但现在记忆却慢慢的模糊了,在这些记忆消失前把它们记录保存下来是她的心愿。”杨纯希望用自己的画笔,圆了老人的梦,将历史重现。

  “我今年也70岁了,在德胜地区生活了20年,早对这里有感情了,看着德外大街一年又一年的变化,创作了一系列‘德胜新貌’的画作,但是画老地图这可是第一次。”杨纯曾亲眼见证了2000年西城区德外大街改造,看着手绘完的老地图,还是让他大吃一惊,怎么也想象不到新中国成立前和如今的德外大街有这么大的变化。

  冰窖口里看变迁

  新中国成立前,马英杰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一家六口人住在西城区教场口街东口的平房内。对于那个年代住在德胜地区的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去处莫过于冰窖口胡同。

  在没有冰箱的年代,吃冰、用冰全是要从冰窖里往外运的,在冰窖口里就有这么一个冰窖。德外冰窖曾是明清两代的大型官窖之一,对用冰有严格的等级规定,特供宫廷、皇家庙坛与官府。

  史料记载,官窖设置在此的主要原因,是这里西山、玉泉山的甘泉通过水道源源不断地流入积水潭内,每当寒冬来临,工人便去积水潭内取冰,并用草席将切割好的冰块运送回冰窖内储藏,待夏日来临运送进城。

  “十几岁的时候,最有趣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运冰车停车点打‘伏击’,在工人运送过程中会掉落下很多冰碴,当工人一走,我们马上冲上去把大一点的冰块揣走。回到家后,把冰块放杯子里,沏上酸梅汤,一饮而尽。”马英杰回忆道,冰窖口胡同的冰厂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还在使用,盛夏时节,北京城内的副食商场,街边小店甚至是路边卖冷饮的三轮车,用天然冰块冰镇的啤酒、北冰洋随处可见。

  随着冰箱的普及,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冰厂淡出了历史舞台,留下了“冰窖口”这个名字,让大家记住这里曾经的车水马龙。

  老街坊联手填空白

  马英杰的老地图刚刚出炉,就引来了众多老居民的目光。“我和老邻居看了‘老地图’就开始研究空白的店铺是什么,总算把店铺都回忆出来了。”崔学敏在西城区德胜地区生活了82年,他看着身边的路越来越宽,景象年年在变,时常因为没有记录下德胜地区的变迁而觉得遗憾。没想到,居然有人跟他的记忆是重合的,而且做到了。

  崔学敏也是个有心人,十多年前,他突发奇想,把记忆中的地名、商铺列了一张清单。“过去的东西如果不记录下来,可能早就忘记了。”他说道,“看着老地图,我跟老邻居就开始回忆,还真就把清单上的店铺一家家都装在‘老地图’里了,这真是算了结了我们老德胜人的心愿。”

  如今,德外大街变宽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更好了,科技园区每年都在“孵化”新的科技企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自行车大军消失了,老德胜人亲眼见证了一次次的变迁,崔学敏说“人虽老了,但我们的北京依旧年轻,记住过去,才能更好地改变未来”。(刘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