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京官进村当“第一书记”
//m.auribault.com 2016-10-30 来源: 湖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湖北日报讯 记者饶扬灿 通讯员姬廷顺

  细密的秋雨无声地滋润着郧阳区干涸的大地,几声犬吠划破了青山镇周家河村山野的宁静。27日一早,曹纪文如约来到一组组长李尚书家中,商讨全组香菇种植的事。

  48岁的曹纪文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征地移民司征地拆迁处处长,去年7月根据中组部安排,来到重点贫困村周家河村担任“第一书记”,京官变成了村官。

  走村串户认穷亲

  “山多地少,没有特色致富产业;居住分散,人畜饮水困难;网络信号覆盖少,群众信息闭塞;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两委无财力为群众办事;因病因残因学致贫的多;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

  初来乍到,曹纪文花了两周时间,将分布13平方公里大山中5个小组425户1488人的周家河村家家户户走了个遍,记下了这段日志。

  “真的没有想到,改革开放多年后,我们的农村还这么贫穷落后,周家河村不脱贫,我这个‘第一书记’就不卸任。”东北汉子曹纪文望着处处是土坯房的山村,心里一阵酸楚,发誓要帮304户贫困户早日脱贫。

  扶贫先从认穷亲开始。

  村民王成去年突患眼疾失明,家徒四壁,两度轻生。在村两委班子讨论分包贫困户时,曹纪文主动选择了王成,与他家结为亲戚;贫困户宋清国的妻子,由糖尿病引发尿毒症,每周都得去医院透析,曹纪文多次上门慰问,通过各种渠道帮助申请救济金;“穷亲戚”94岁的孙道生逢人便说,曹书记比儿子还亲……

  “一点一滴的情意,群众都会记在心上。”今年初,曹纪文动员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干部职工为村贫困户捐款8万多元。

  真情帮扶兴产业

  “脚上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组织信任我,我得加倍努力,争取多帮村里立几个致富项目,让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

  曹纪文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和群众的心贴近了,提出的脱贫计划才会有人响应。

  经过调研,曹纪文认为周家河村紧邻十堰城区,可以发展蔬菜、小水果、茶叶和旅游业,并因地制宜做出了在平地发展蔬菜、香菇,在山上发展茶叶、小水果等产业的发展规划。

  曹纪文组织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一行30人,前往河南省西峡县西坪镇考察香菇种植技术。香菇种植的原材料是桦栎树,而周家河村山上全是桦栎树,资源丰富,这不是守着金山银山吗!

  说干就干。一组贫困户罗周清率先投资6万元,进了3万袋香菇,建起种植大棚,二组组长郑家军带动另外两家贫困户一起种植香菇2万袋……目前,全村现已发展香菇30万袋,成活率达99%以上。

  “香菇产业对林木资源也有一定的破坏,要采取间伐的办法。”曹纪文说,既要脱贫,又要保护好青山绿水。

  趁着村民的致富热情高涨,今年3月,曹纪文引导村民在全村退耕还林的土地上、房前屋后栽种了桃、甜柿、大樱桃等3万多棵果树苗,面积600多亩,涵盖贫困户100多户。

  不久前,曹纪文了解到郧阳区农业局原高级农艺师徐自强成功培育了一种新品红薯——蜜薯,市场前景看好。曹纪文邀请徐自强到周家河进行技术培训,引导村民试种蜜薯50亩,预计亩产可达4000公斤,产值是种小麦的十来倍。如果蜜薯试种成功,预计可带动30多户贫困户共增收20余万元。

  看着长在地里的新希望,曹纪文兴奋地说:“周家河村脱贫有出路了。”

1 2 共2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