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阮向民 通讯员邱一梅)节后上班第一天,“嘉兴工会”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一篇微文瞬间被点爆。这篇微文附上了一张长长的文化普惠服务项目“菜单”,职工会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下单“点菜”,如果“菜单”不合自己的“口味”,还可以留言报上“菜名”。职工们点赞“工会的初心,很亮很温暖”。
由嘉兴市总工会主办、市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承办的职工文化普惠项目“美好生活能量站”,自去年8月启动以来受到职工会员的热捧,迅速形成了规模效应,被省总工会列入创新工作项目。今年,嘉兴市总工会制订出台“深化‘美好生活能量站’品牌创建实施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把“美好生活能量站”打造成上下联动、资源共享、职工普惠的工会文化品牌。与此同时,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场文化普惠服务的“供给侧改革”也拉开了帷幕。
嘉兴市总工会副主席高红慧告诉记者,文化普惠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培训的内容由相对单一转向更加多元;培训的架构由市本级“独家经营”转向市本级,县(市、区),镇街、企业三级站点的“连锁经营”;培训的方式由工会的“指定餐”转向职工的“自助餐”。从今年四季度开始,将陆续推出培训计划“菜单”,供职工会员选择下单。
记者发现,这张“菜单”以“引领美”“形象美”“情趣美”“家居美”“才艺美”的“五美”培训大类定位,包含了近30门各式课目。既有书法、国画、古筝等传统文艺培训课程,也有刺绣、竹编、剪纸等体现文化传承的特色项目,还出现了诸如“衣橱整理”等时尚新名词,致力于满足职工文化生活的多元化、时代性需求。
通过文化普惠服务“供给侧改革”,使“美好生活”与“职工向往”合上时代节拍,这是嘉兴市总工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的又一项具体行动。嘉兴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托“嘉兴工会”网上职工阵地,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梳理整合职工意愿,形成第一手数据,使“美好生活能量站”的能量供给更精准、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