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炎热的天气,徐?正在赶往居民的家中为用户安装光缆。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仲夏时节,上海近40度的高温让不少市民选择宅在室内消暑纳凉,而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西区局的基层线务员徐?却还奔波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上门为用户修理宽带光缆等电信技术领域的疑难杂症。四个工具包,几卷网线光缆,加起来负重60斤的全套装备让徐?每走几步路就大汗淋漓,汗水浸湿贴身的白半袖把外面的长袖工装也打得很湿。
从事通信接入工作19年,这样的工作状态徐?早已经习惯了,他甚至还得了不轻的“职业病”。他出差或旅行看的不是风景,而是当地的线缆状况;朋友出国问他要带什么,他只求专业书籍和当地的线缆照片;他闲下来的时候,总喜欢骑着小电瓶车走街串巷寻找需要改造且难度较大的线缆,给自己出难题。如果要问“职业病”的病根,徐?的回答一定是两个字:热爱!
的确,对“线务员”岗位的热爱让徐?在通信领域取得了诸多荣誉,全国电信行业用户服务满意服务明星、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以及2015年获首届十大最美通信人称号……而徐?看来,他更愿意把所有的荣誉归零,因为站在电信领域发展的最前沿,有更多的突破与挑战在等着他。
徐?在用户家中攻坚。本人供图
“嫁女不嫁线务员!”
在通讯行业内经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在我国,中国线务员的工作环境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不仅交通工具和作业器具相对简陋,工作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徐?刚刚工作的第一年,便体验到了线务员工作的脏累苦险。
在十几年前的上海,各种违章建筑把狭小的弄堂填的满满当当。徐?当时要给用户做电话安装和维护,他攀爬上电线杆,顺着混乱的线路寻找线路箱,发现箱子被遮挡在违章建筑里,便只好踩在违章建筑顶层的石棉瓦上开始作业。不料,石棉瓦装订不牢让刚刚站上去的徐?一下踩空掉下去,情急之下,徐?右手一下子抓住旁边的广告牌。广告牌上的铁皮将他的手指划破,露出骨头,鲜血直流。至今,徐?的手上还印着当年缝针的疤痕。
“就算按照规矩去作业,线务员还是会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除了这样的危险事件,徐?和同事还在作业当中偶遇过能啃掉光缆的蟑螂、在电缆中筑窝的老鼠以及盘踞在箱子里的小蛇。每次碰到这样的事情,徐?都会把他在记录在自己的微博中,或是自己运营的名为“线务员之家”的网站中。
“线务员之家”网站是徐?一手建立的中国首个专注于通信线务技术的网站。其实早在2003年,徐?就开始建立类似通讯线务技术的论坛,后更名为“线务员之家”网站。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从简单的电话线安装升级到窄带、宽带的安装维护,徐?说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知识经验需要去学习分享,于是他把自己所有一线服务和创新实践经历都放在网络上,并且带动了很多粉丝在网站上做交流分享。
在网站上,徐?还经常把实战经验缩成图文教材,免费提供给通信行业的装维员们。从2003年《“四心”宽带服务法》开始一直到2013年的《武装你的智能手机,让它成为装维利器》,徐?几乎每年编撰一本教材,通过矢量图、口诀、图片演示等生动而形象的形式,将技能方法、服务经验进行提炼共享,突出了装维工作的规范性、实用性和可复制性,使教程通俗易懂、易学易记,让装维员们用起来得心应手。
从2013年开始,徐?开始拍摄《FTTH暗线入户操作方法(简化)》、《FTTH装维特殊盘缆方法》、《FTTH临时架盘法》等9部视频教材。为此,徐?在工作室中特地开辟了小小的录播间,所有的视频设备都是他和同事们自筹经费购买。视频中每个操作环节都有特写镜头,足见徐?的用心。
“把自己的五小时变成别人的五分钟”是徐?对于品质专注的另一种延伸。5年中,徐?和他的团队为整个中国电信集团装维师资力量培训授课共30000人次,通过形象生动的课程,通过不同的对比反差,让学员在笑声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