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
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和力量智慧的源泉。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浙江的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
2011年6月,兰溪洪水围城,城区江水倒灌,13万人大转移。
2012年,浦阳江水质劣于Ⅴ类水占河段总长65.3%,浦江成为全省水质最差的县。
2013年2月,有人在网上宣称,愿意出20万元请瑞安市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一时间,“寻找可游泳的河”成为群众热议的话题。
2013年10月,余姚严重内涝,70%以上城区被淹,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群众的呼声就是改革的命令。面对日益严峻的水患,省委、省政府毅然作出治水倒逼转型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治理浦阳江为突破口,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推进“五水共治”,积极探索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机制,用制度改善水环境、配置水资源、搞好水生态、防范水灾害,保障“水”的长治久安。
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由水患倒逼改革,用改革解决水患。兰溪市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着力建立和完善防汛防洪责任体系、工程体系和保障体系,彻底解决了几十年难以根治的洪涝灾害。浦江县集中整治水晶加工业,健全生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机制,浦阳江同乐段水质达到Ⅲ类水或以上标准,曾经的“牛奶河”成为可游泳的河。余姚市健全“东泄、南蓄、北排(西分)、中疏、低围”防涝排涝机制,全力提升城乡防洪排涝能力和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在去年一次平均降雨量达205毫米的强降雨中未出现明显内涝。
改革决策与群众需求同心同向,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如今,“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已经深入人心,不仅是妇孺皆知的响亮口号,而且成为全省上下的自觉行动。截至2014年12月底,全社会治水捐款达到19.3亿元。
一些老同志在考察“五水共治”工作后感慨地说,现在的水环境问题是当年粗放发展留下来的后遗症,现在省委、省政府抓“治水”抓到了点子上,做了当年想做又没有条件做的事情。
开化县马金镇姚家源村党支部书记姚文军为此撰写横幅:“治水造景天经地义,建好制度一劳永逸。”
听取民意,集中民智。浙江的改革,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2014年7月30日,省委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群众参与机制。重大决策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征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意见和建议。对城乡规划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要积极通过新闻媒体和博客、微博、微信、论坛、QQ群等网络平台或社会公示、民主听证等方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切实扩大重大事项决策的民意基础。
省政府十分重视每年在省“两会”上提出的十方面民生实事。为谋划好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从2014年10月16日开始,李强省长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连续发出三封公开信,面向全省人民征集2015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对民众提出近7000条留言和建议表示感谢,并请民众在初步筛选的16个方面民生实事中投票选出10项,将把投票集中的优先列入201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省人大常委会发动全省8万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开展“查找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条文”主题活动,共收到各方面意见建议近7000条,其中涉及我省地方性法规的有1366条。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省人大常委会确定需要修改或废止91件地方性法规,现已修改24件,废止8件。
2014年,我省首次组织三级政协联动监督,开展“三级政协联动、万名委员同行、助推五水共治”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工作,组织政协委员以小分队、小团组的方式进行明查暗访,实地查看10877个村、8679条河(江、溪)、5991家企业,发现各类问题7585个,提出建议7463条,被采纳5289条。
钱花哪里群众有话说,群众说好那才是真的好。
每当夜幕降临,很多温岭市民习惯聚在锦屏公园和湖心公园散步、聊天。这两个公园之间,曾有一个投资1000万元的项目被民意“叫停”了。
那是在温岭市建设规划局的部门预算民主恳谈会上,眼尖的代表发现,建设湖心公园至锦屏公园的绿化工程计划1000万元被安排进了预算方案中。
“一个公园的配套设施项目,投入千万元,值不值?”市人大代表们纷纷表示异议。
几个月后,代表们在市建设规划局公示的预算细化表上发现,公园绿色工程和另一个被很多代表建议缓建的移山工程预算已经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代表们普遍提议的东月河防洪和老街拆迁等项目。
温岭市在乡镇(街道)和部分市直属部门全面推行参与式预算改革,组织人民群众以民主恳谈等形式参与政府年度预算方案协商,加强人大对预算的实质性审查,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预算的科学性和执行绩效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尊重实践,尊重创造。浙江的改革,始终坚持试点先行,把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制度设计有机结合起来——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尊重基层探索实践,切实把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是浙江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
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夏宝龙书记强调:“摸‘石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试点,通过试点了解‘水情’、摸清‘水深’、熟悉‘水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省委、省政府围绕一些重点领域改革,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精心选择若干市、县(市、区)开展试点,加强总体谋划,加大探索力度,积累实践经验。
2014年3月7日,富阳市在网上公布“权力清单”,成为全国首份“晒出来”的县级权力清单。权力清单制度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行政审批。该市原有150个审批职能科室、88名分管领导,如今只剩下44个行政许可科、35名分管领导,而且都集中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内,市民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富春第八小学筹建组李先生说:“以前,一个项目的前置审批可能要花七八个月,现在只要两三个月,时间大大缩短。原来部门审批需要5天,现在最快只要1天,最慢也不会超过3天。”
2013年年底以来,海宁市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率先建立以企业亩产效益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在用地、用电、用能、排污等方面出台实施差别化的激励和倒逼政策。此改革方案实施后,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有的加速“机器换人”,有的主动让出空闲土地,有的收回低效用地重新引入优质项目,有的积极寻找兼并重组伙伴。2014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海宁市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经验在全省24个县(市、区)推广。
同富阳、海宁一样,绍兴柯桥区的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试点、嘉善县的县域科学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开化县和淳安县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德清县的城乡体制改革试点、平湖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试点、台州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以及舟山群岛新区、嘉善县、海宁市、绍兴柯桥区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改革试点……一系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举措,正在通过试点紧锣密鼓地推进,为全省面上铺开积极“试水”、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