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陈跃
//m.auribault.com 2016-07-26 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有历史悠久而影响深远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发展,必然会伴随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必须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努力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实现繁荣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绵延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发展史,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彰显出重民、诚信、正义、和合、开放的文化品质,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营养,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作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通过传承与创新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厚实的文化基础。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责任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凝聚和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首要任务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几千年创造的精神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次要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与信赖,是对民族文化价值的向往和追求,是对民族文化生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历史与现实都表明:背弃历史的人,终将被历史所背弃。背弃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反而会被历史抛弃。

  以文化传承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是个笼统的概念,它既有优秀的先进文化,也有腐朽的落后文化,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所要传承的文化主要是能体现民族之魂、民族之精神,能凝聚民族力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对于具有明显封建落后色彩的腐朽落后文化,即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我们要坚决摒弃、彻底否定。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哲学社会科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本着“古为今用”的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特别是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契合点,使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土壤之中,融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使优秀传统文化超越时空局限,为更好地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传承文化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确保文化传承发展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哲学社会科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求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坚决反对唯心主义和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腐朽文化,大力弘扬唯物主义和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优秀文化;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坚决反对封建的落后保守意识,大力弘扬现代的科学的先进意识。(作者系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