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张帆
//m.auribault.com 2016-05-23 来源:西安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对于当前我们如何进一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方向,更是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日后努力和发展的指引力量,我们每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当仔细体会、认真学习。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品质所决定。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具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完整统一。就其科学性而言,马克思主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种科学性具体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以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坚持全面认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原则,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认识并用以指导实践为认识的根本目的;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具体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已知的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内在地包含着客观性、整体性、实践性、历史性和发展性。此外,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是立场、方法和观点的统一。是在无产阶级和最大多数人立场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而得出的科学理论总结。总之,马克思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先进性方向、符合主客观辩证法的认识论要求,揭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一般规律。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特征,关键在于其产生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的同时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指向、服务于这一实践过程。认识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受检验于实践,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扎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同时,中国的具体实践又明显带有马克思主义的深深烙印。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化、民族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历史实践,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历史实践。扎根于中国具体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历史的必然,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也只有立足于这一实践基础之上,也才能真正地发挥出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发展的指向、引领和服务功能,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规律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统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新鲜理论与崭新实践。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在立足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理论生成、道路开辟、制度构建三个方面的绝对指导地位。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要求我们现阶段必须以多元化的市场为主体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这种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必然催生出多元化的社会意识,这些社会意识也就不能不表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马克思主义作为多元社会意识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必须对其他社会意识进行规范、引领和推动。从目前国内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态势来看,消极腐败的西方意识形态甚嚣尘上,有些甚至公然以系统化的哲学社会科学面目出现。这就要求我们站稳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立场,以马克思主义的严密理论和科学方法辨伪去妄、去伪存真,捍卫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澄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迷雾,进一步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其所特有的发展性、开放性,一方面揭示了真理,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广大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