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期,由于在职期间推行的教育改革工作被叫停,河北省涿鹿县教科局长郝金伦的一封辞职信被网友热传。在信中郝金伦言辞“悲壮”,他认为,停止教改后,涿鹿县未来的教育模式可能误人子弟,突破了自己的底线,所以毅然决定“不再领导这项工作”。(8月1日《京华时报》)
在我们这个求新求变的时代里,改革即意味着进步,具有天然的正义性与政治正确性。相反,反改革则意味着保守,自然就是非正义的。在这样的语境下,涿鹿教改失败、教科局长“悲壮”辞职的消息一传出,迅速被舆论解读为一次保守势力、社会偏见对于进步改革的一次“围剿”。
但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并非如此泾渭分明。在我看来,考察涿鹿此次教改试验,教改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并不少,而这些问题表明,教改并非不可置疑。
涿鹿教改何以失败,根据媒体的报道,大概可以总结为这样几个原因:一、新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甚至并不适合绝大多数学生;二、教改弱化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数导向,直接与我国目前高考“指挥棒”的要求相冲突;三、教改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水土不服,导致效率低下、浪费时间等问题;四、教改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重了一线教师的负担。
从上述失败原因来看,不排除有些人反对教改是为自身的私利计,也不排除有些人反对教改是偏见与短视使然。但剔除这些私利、短视、偏见因素,我们必须看到,教改根本的问题在于,以权力强力推行的一刀切的“改革”,违背了公众意志,没有周全被改革者的利益。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次以全县中小学生为“小白鼠”的教学实验。
历史一再证明,成功的改革不仅应该顺应民意,顺应社会需求,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且应该周全大部分人的利益;以及,改革应该是渐进的、循序的、符合社会实际的。有人认为,中国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改革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对民间新生事物的认可,也就是说,改革的发动机是民众。实际上,所有成功的改革莫不如是。
但纵观涿鹿这一次教改,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场事关千万学子命运、事关千万家庭利益的改革,事先既没有征询过学子以及家长的意见,也没有征询过一线教师的意见。这一次教育改革的发动机并不是民众,而是依靠权力的官方。官方试图依靠权力在全县范围强行推行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是否能为绝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是否能为教师所接受,一概不问。而且,教改既没有小范围的先期试点,也没有逐渐推进的方案及步骤,自始至终都是“一刀切”的强力推进。
试问,这样的所谓改革与那些权力的任性行为,与那些权力的滥用行为,又有何不同?
当然,在教改推动者看来,教改的目的在于打破当前的唯分数论的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素质,目的是正义的。但是,话说回来,古今中外所有失败的改革,几乎都有一个正义的目的,都是旨在增加公共利益,但它们往往走向反面,不仅没有增加公共利益,反而导致公共利益受损。
社会不是一块白板、一团泥巴,可以供人随意图画、随意捏造。当前的时代,决策与执法更不可能罔顾民意、罔顾社会环境而一意孤行。罔顾民意、罔顾现实,试图依靠权力强行推行一种社会政策,就算抱着一个正义的目的,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权力无敌的妄想。
光明日报:警惕农村土地流转中“越俎代庖”2015-03-19 |
王军荣:“执法软弱”这“病”得治一治2015-10-16 |
教学改革不能只凭一腔热情2016-07-21 |
评价教育局长的“改革”应有改革思维2016-07-21 |
为何“教改局长”更接近“火山口”?2016-07-21 |
教育改革需要讲究方式方法2016-07-22 |
用管办评分离思路 评价教育局长的改革2016-07-22 |
失败的“涿鹿教改”,具象化的改革之困2016-07-22 |
涿鹿教改搁浅,是什么挡道2016-07-22 |
有学无问非教育之道2016-07-2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