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打好这场战役,还得动动脑筋,讲讲策略。阳光化、公开化应是第一条。人怎么办?分流、安置。这恐怕是最大的阻力所在。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公车改革,初战告捷。据报道,目前已有29个省份上报车改方案,其中27个已经得到批复,涉及的人员达772.9万人,取消公车73.9万辆,压减的比例达到45.22%,同时需要安置56.9万司勤人员。自去年7月开始的“史上最严厉车改”,终于按照时间表、路线图一步一步走了过来。
由中央机关到各个地方,下一块“硬骨头”当是央企、事业单位。其中,中央企业的车改骨头恐怕更难啃,能不能按时交卷还真不好说。从各地的具体情况来看,路途遥远、情况复杂、发展水平都成为现实的阻力、难改的借口。啃下央企这块骨头,恐怕要一副更有力的铁齿钢牙才行。
这是因为,央企的车改面临中央机关和地方的双重特点。一方面位阶高、底气足,财大气粗,另一方面腿多、面广,很多企业在偏远山区也有分支机构,独立王国不少,隐蔽性比较强。而且,企业与机关不同,历史上就没有严格的标准。这让不少企业觉得数量多一些、排量大一些、档次高一些“不是个事”;若真来人严查,藏到所属单位、业务伙伴那里“躲猫猫”便是了。
这么看,打好这场战役,还得动动脑筋,讲讲策略。阳光化、公开化应是第一条。国有资产,全民共享,企业的车辆家底到底什么状况,必须一家一户地列出来。有的企业情况特殊,比如电网布线、石油勘探,确实需要车辆保障的,也要列清楚、说明白。这项工作不仅企业自己要做,而且要引入第三方全程监督,早点拿出让老百姓看得见、看得懂的表格来。
砍下来的车怎么办?拍卖。人怎么办?分流、安置。这恐怕是最大的阻力所在。我们注意到,已经进行完的车改中安置的司勤人员共2126人。他们其实挺无辜的,特别是在一些基层企业,很多人托关系、走后门才谋了个给领导开车的差事。倘若一刀切全下岗,不但不公平,还可能激化矛盾,形成新的阻力。这方面尤其需要统筹施策。
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公开、裁撤、处置,都可能立竿见影。难就难在容易反复。检查组一走,舆论焦点一转移,马上反复发作,那就功亏一篑了。对此,既要强调久久为功,也要适当给予必要的补贴。企业就是企业,一些补贴可以根据盈利状况灵活些,至少比机关事业单位要高一些。
刮骨疗毒,不全是利益的剥离,对被治病的一方也是好事。有消息称,湖北等地车改后,官员们拿着补贴挤地铁成为一道风景。放下架子,走下公车,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离群众更近一些,这般车改提供了有益借鉴。但愿央企车改也能步步为营,收获新的突破。
冯海宁:公车改革“自上而下”,有利于法治化2010-11-23 |
金海燕:中央机关公车改革欣慰之外更有期待2012-08-09 |
一周看点:正视摊派治污费的“囚徒困境”2012-08-10 |
烨 泉:从出租车改革看中国改革在闯关2013-04-18 |
新华网:八项规定无终点2014-12-04 |
新华每日电讯:五个理由证明现行车补标准并...2015-01-06 |
叶 青:车补发放之后,还要公开公车去向2015-01-06 |
王石川:中央公车拍卖为最严车改探路2015-01-28 |
王石川:中央公车拍卖为最严车改探路2015-01-29 |
公车改革还需乘胜追击2015-09-1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