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随着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临近,持续2个月的“屠呦呦热”正在渐入高潮。当地时间7日下午,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发表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详细回顾了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并援引毛泽东的话称,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对中医药而言,无论是自然科学“圣殿”中的这次演讲,还是即将颁发到屠呦呦手中的诺奖,自然都提供了极好的“正名”。置于世界科学前沿的平台上,中医药学不仅真正被世界“看见”,更能因这种“看见”获得同世界对话的机会。拨开层层迷雾之后,对话是促成发展的动力。将迷雾拨开、使对话变成可能,是屠呦呦及其团队的莫大功劳。
但如果像部分舆论那样,将屠呦呦的告白简单视作其对中医的“背书”,乃至将其成就视作中医向西医下的“战书”,这样的心愿固然可嘉,却可能完全背离科学家的本意。听过屠呦呦的报告,或是对其研究略作了解就知道,青蒿素的发现既来自于中医药“宝库”提供的积淀和灵感,也来自于西医严格的实验方法。缺了其中任意一项,历史很可能转向截然不同的方向。换言之,在“诺奖级”平台上促成中西医对话之前,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成果,正是长期“对话”的成果。
而此前绵延不绝的“中西医”之争,多多少少都游离了对话的本意,而陷于一种单向化的“争短长”。持中医论者,不屑于西医的“按部就班”;持西医论者,不屑于中医的“随心所欲”。双方都没有看到,“按部就班”背后本是实证依据,“随心所欲”背后则有文化内涵,两者完全可以兼容互补,何必非得二元对立?屠呦呦在演讲中坦言,“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历程,我深深地感到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既是站在中医药立场上对西方科学界的一次告白,反过来也可理解为西医立场上对中医拥趸们的提醒。毋宁说,这是一个科学家对科学研究实质的某种揭示。
科学研究之艰深莫测,科学家多有体认,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屡屡耳闻。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思维方式,人们未必有足够认识。对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做出的学问未必人人能学,其治学的精神和观念却很值得借鉴。这既包括“几十年磨一剑”的硬功夫,也包括一种巧妙平衡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就体现在其对中西医有机的结合。表面上,这是两种科学体系的对话,而实质上,这也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平衡——从中医传统中寻觅灵感,屠呦呦们的想象力值得叹服;用西学方法做论证,屠呦呦们的理性思维亦值得重视。想象力与理性思辨的高度平衡,恰恰是优秀科学家具备的关键素质。这两者的平衡,使他们的创新从不是漫谈空想,而实证又绝不会死气沉沉。
这几天,关于屠呦呦的新闻也多了起来,离京赴瑞典领奖,其“拒绝走VIP通道、躲开国家部委领导送行”的新闻和图片,一下在网上热传,并引来舆论热议纷纷,大意是屠呦呦由此体现“独立人格”云云。后来细心的人们发现,屠呦呦走的其实是“VIP通道”,照片上搀扶其下车的正是卫计委官员,于是又有人批评媒体“骗人”,上演了一通“反转剧”。其实仔细想想,屠呦呦拒不拒绝VIP、躲没躲开“领导”,有那么重要吗?一个科学家的伟大,是会因为“拒绝VIP”而增加一些,还是因为“接受VIP”而减损几分?如果站在科学的立场上,这根本不是个问题。而剩下的则是毫无科学精神和非理性狂欢者的“自娱自乐”,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家屠呦呦给我们上了一堂活生生的社会学课。
伍少安:屠呦呦得大奖是反思学术体制的好机会2011-09-15 |
刘根生:科学研究,要经得起失败2011-09-30 |
诺奖不是中医发展的“鸡血”2015-10-08 |
刘 敏:怎么看屠呦呦获诺奖2015-10-09 |
王传涛:“下一个屠呦呦在哪”仍然需追问2015-10-09 |
“逐诺阅读”也是一种“病”2015-10-16 |
高谈阔论:追逐诺奖招牌的阅读也是一种病2015-10-19 |
高谈阔论:追逐诺奖招牌的阅读也是一种病2015-10-19 |
云无心:青蒿素火了,“青蒿素食品”来了2015-10-20 |
搭便车2015-10-2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