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
            
            
             亦 多
            
            //m.auribault.com
            2018-06-19
            来源: 人民日报
            | 分享到: | 更多 | 

勾 ?耐?/FONT>
去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先后出台有关文件,加强对“现金贷”业务的监管并逐步化解其风险。然而,现在仍有部分机构、平台,以手机回租、虚假购物再转卖等形式变相发放贷款,有的平台甚至故意致使借款人形成逾期,以收取高额逾期费用。专家指出,监管不能失之于软、失之于宽。
这正是:
变形现金贷,
小额藏大害。
骗局马甲多,
监管须实在。
              编辑:张苇柠
             
           | 广州日报:养老金异地取现“以小见大”2014-07-30 | 
| 中工时评:P2P网贷,又一个庞氏骗局?2014-08-26 | 
| 李佳霖:互联网金融需要“裁判”2015-04-02 | 
| 谭浩俊:P2P平台不能突破信息中介这条底线2015-12-29 | 
| 微议室2016-03-24 | 
| “校园贷”纠纷频发 倒逼风险教育2016-10-19 | 
| 套现2017-01-25 | 
| “营销”课2018-04-04 | 
| 套路2018-05-21 | 
| 高利贷2018-06-05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