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
            
            
             时 锋
            
            //m.auribault.com
            2017-12-14
            来源: 经济日报
            | 分享到: | 更多 | 

商海春作 (新华社发)
面对“双12”及元旦前后的网购促销,湖北省工商局近日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购物时谨防被“刷单炒信”制造的虚假信用所蒙骗,理性消费,防范网购风险。人们在网购时,通常会查看一下商家的店铺销量和好评率,以便决定是否下单。但有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刷单炒信来提高销量,制造虚假好评。所以,如果单凭高销量或好评等信息而选购,往往容易上当。“刷单”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使刷单商家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扰乱了市场秩序。对此,有关部门应加强整治,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编辑:张苇柠
            
           | 戚 伟:“刷单”与“被拉黑”,哪个重要2015-04-21 | 
| 网店“刷单”,该征税吗?2015-06-10 | 
| 刷单2015-06-29 | 
| 刷单2016-05-31 | 
| 刷单工厂2016-05-31 | 
| 刷单2016-06-01 | 
| 卖家“潜规则”2016-06-03 | 
| “刷单”2016-12-12 | 
| 刷单入刑2017-06-22 | 
| “刷单”日常监管难 事后处罚应强化2017-11-16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