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要命”
            
            
             牛寺
            
            //m.auribault.com
            2017-09-18
            来源: 深圳特区报
            | 分享到: | 更多 | 

冯大美/图
据报道,近日,长沙的余女士在附近一烧烤店点了烧烤外卖,然而吃过后感觉部分食品没烤熟,味道也很一般,于是在订餐平台给了该商家差评。岂料,当晚七八个人拿着余女士此前所下的订单找上门来“理论”,将余女士的丈夫打成重伤。
你给我“致命”的差评,我就给你“致命”的报复,真所谓“差评有风险,评价需谨慎”。这折射出了外卖行业的乱象,亟待依法规范整顿,不能任由野蛮商家胡来。不然,原本出于约束和倒逼商家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评价机制便会形同虚设,类似的悲剧也难以避免。
             编辑:张苇柠
            
           | 广州日报:行政服务引入“差评” 别流于形式2014-10-09 | 
| 侯 坤:谁来管管发八千条骚扰短信的商家2015-12-16 | 
| 给“差评”是消费者的权利2016-03-16 | 
| “差评挂黄网”,网约车司机何以如此任性2016-07-13 | 
| 解决“差评挂黄网”不妨用好技术手段2016-07-14 | 
| 要保护消费者的“差评”权利2016-07-15 | 
| 防差评骚扰,应考虑建信息“隔音屏”2016-07-18 | 
| 先行赔付不是为了“删差评”2016-08-26 | 
| 治理“呼死你”要从源头抓起2016-10-31 | 
| 给差评受威胁2017-06-26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