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
            
            | 分享到: | 更多 | 

张贤达绘/光明图片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抓住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较低的消费弱点,对他们进行洗脑式消费宣传,致使一些老人不能理性购物、科学消费,给他们造成了心理、身体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北京朝阳工商分局总结了几种典型的健康消费陷阱,提示老年消费者谨防吹嘘功效虚假宣传、“专家”“病友”现身说法、免费体验试用推销商品、保健按摩盲目办卡等消费陷阱。
             编辑:张苇柠
            
           | 和法堡:防治“网购陷阱”不能光提醒消费者2015-11-09 | 
| 免费体检2016-03-29 | 
| 虚名2016-04-01 | 
|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跨越两个“陷阱”2016-04-06 | 
| 杜绝美容陷阱,先从“出生证”管起2016-04-12 | 
| 杜绝美容陷阱,先从“出生证”管起2016-04-13 | 
| 画皮褪去一场空2016-05-17 | 
| 不可因“流动性陷阱”实施更强劲的财政政策2016-07-20 | 
| “招聘陷阱”骗局背后的“捷径心态”2016-11-01 | 
| 馅饼变陷阱2017-05-10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