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坝
            
            | 分享到: | 更多 | 

漫画 张建辉
超强厄尔尼诺给武江带来20年一遇的大洪水,也带来建坝蓄水以来最可怕的“垃圾围坝”——乐昌峡水利枢纽管理处主任罗力谦说,“清了20天,今年的坝前垃圾可算清完了。可是,明年呢?后年呢?”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广东北江上游关键性防洪控制工程,可自蓄水以来却年年遭遇垃圾“围困”,今年的“垃圾野战军”更是达20万平方米之巨。乐昌峡的困扰并非个案,记者采访发现,包括三峡在内的大型水利枢纽近年来也屡遭垃圾围坝。年年岁岁垃圾围坝,岁岁年年困扰相同,要破解这个“死循环”,还得靠上游地区的环境综合治理和持续治理。
             编辑:张苇柠
            
           | 吴兰友:填埋与焚烧都不如先减少垃圾2010-11-01 | 
| 孙曙峦:垃圾分类可先示范引导再实行2011-04-02 | 
| 何 勇:垃圾处理应避免以邻为壑2015-06-25 | 
| 谢庆富:垃圾分类软硬件都得跟上2015-08-10 | 
| 上门收垃圾难化解分类难题2015-11-13 | 
| 羊城晚报:垃圾分类宜尽快“起而行之”2010-01-20 | 
| 江河污染治理,不该陷入“割韭”困局2016-04-15 | 
| “垃圾围坝”呼唤监管走出“围城”2016-04-15 | 
| “垃圾围坝”要靠绿色发展源头治理2016-04-15 | 
| 羊城晚报:垃圾分类宜尽快“起而行之”2010-01-20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