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辨真假
时 锋
//m.auribault.com2016-04-28来源: 经济日报分享到: | 更多 |
徐 骏作(新华社发)
点 评 防伪标识本是鉴别商品真伪的重要手段,但如今却难保其自身的真实性。有媒体近日调查发现,今年以来,广西、湖南、江苏、安徽、广东等地查获多起通过假冒防伪标识制售假货的案件,涉案金额动辄逾亿元。在一些小作坊,假冒的防伪标识甚至可以随便印制“论斤买卖”。这一问题应当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通过创新监管方式,加大打击力度等,切实维护好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编辑:张苇柠
保质期 2011-08-19 |
图说:网络“气泡” 2011-11-10 |
山寨食品 2012-05-10 |
套号学历,造假登极 2013-05-22 |
真假难辨,信任失范 2013-07-03 |
丛然滋:铲除不良网络广告生存土壤 2014-05-09 |
羊城晚报:央行请先保证ATM机不吐假币 2009-01-11 |
羊城晚报:央行请先保证ATM机不吐假币 2009-01-11 |
图说:黑停车场 2015-04-09 |
汪代华:“包油”腰子坑人监管不能失语 2015-04-22 |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