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泄题
            
            | 分享到: | 更多 | 

冯大美 图
多省于近日举行公务员考试笔试后,“公务员联考泄题”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不少网友表示,申论题目中的“双创”考题在考前就有流传,有泄题之嫌。
虽然到底是事前泄题还是事后炒作尚无定论,但泄题风波必然会让此次公务员考试笼罩一层阴影。这不仅破坏了社会的安宁,也是对公平正义的践踏。对大部分考生而言,公务员考试意义重大,若他们满怀希望,日夜不辍地辛苦复习,最终却输给作弊者,该是何等的尴尬与无奈!对国家而言,这是选拔人才的重要考试,若选出一些弄虚作假的人,如何指望其成为人民的好公仆?兹事体大,唯有查清真相,严惩违规违法者,杜绝钻空子行为,才能还公考以公平。
             编辑:张苇柠
            
           | 西安晚报:公考泄题 应给社会一个说法2010-02-26 | 
| 西安晚报:公考泄题 应给社会一个说法2010-02-26 | 
| 龙敏飞:“泼墨门”真相还要待舆论施压?2011-01-14 | 
| 王传涛:“公考状元复活”别成个人的幸运2011-11-21 | 
| 只因罚得轻2012-08-06 | 
| 马涤明:双开公考舞弊者,方显处理之严肃2012-08-08 | 
| 佘宗明:“最苦金饭碗”,会否冷却公考热?2012-10-15 | 
| 天价培训费2014-03-05 | 
| 对“省考泄题”要打破沙锅问到底2016-04-25 | 
| “公考”别让公平成“炮灰”2016-04-25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