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公”济“私”
            
            
             时锋
            
            //m.auribault.com
            2016-04-14
            来源: 经济日报
            | 分享到: | 更多 | 

大 巢作(新华社发)
点 评 借“公益”之名谋利,通过民政渠道捐赠的衣物仅占回收一成,其他回收的捐赠给困难群体的衣物却被企业倒卖……杭州市经营2年的“大熊猫”旧衣物回收“慈善”项目,最近被曝出涉事企业借公益之名,行谋利之事。有专家指出,这种利用人们的善心善举,直接或间接地打着“公益”或“慈善”旗号,谋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慈善法。要扭转公益乱象,除了完善立法和强化执法,还要加大慈善文化的培育与弘扬力度,让公益慈善事业步入正轨。
             编辑:张苇柠
            
           | 谭翠云:半公半游,公款出国更隐蔽了2010-07-01 | 
| 公归公,私归私2010-01-18 | 
| 半公半游,公款出国更隐蔽了2010-07-02 | 
| 中国青年报:公私界限不分 公款宴请不止2009-04-28 | 
| 中国青年报:公私界限不分 公款宴请不止2009-04-28 | 
| 戎国强:拍卖的是伏羲还是头香2011-03-08 | 
| 叶 睿:“立功”不能成纵恶之门2014-01-23 | 
| 王才忠:淡泊如水方能香远益清2014-04-22 | 
| 东方网:何以对墨学敬而远之2009-09-01 | 
| 苹果大战FBI,谁能守住底线?2016-02-29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