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漫画评论-正文
“顺手牵盐”者素质没差到不可救药
毛建国
//m.auribault.com 2016-01-22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王铎 漫画

  全国寒潮疯狂来袭,南方多省市出现雨雪冰冻。比天气更冷人心的,是寒潮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场景。据媒体报道,浙江嘉兴市平湖区应对寒潮的大量融雪盐包,竟然被市民随手顺走,这批盐是用于在本次寒潮中桥头积雪处置的融雪剂,是保证出行安全的重要应急物资,不是食用盐,如果用来炒菜,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媒体报道这样一则“丑事”,主要是想提醒“顺盐”的市民,这批盐千万不能食用,否则后患无穷。而在舆论解读中,则主要当成了一种不文明事件。看看网友的评论:丢人现眼、什么素质……就知道舆论的态度了。

  当我们讲“大隐隐于市”时,其实在道德上有着更清晰的表现。很多公共事件发生后,如果说事件本身让人不安的话,那么去看看网友的即时反应,则有一种“看到评论我就放心了”的感觉。这说明人间自有真情在,自有正义在,道德良知藏在民间,在需要出现的时候一定会出现。这一次舆论对“顺盐”的反应,是舆论正义的习惯性反应,在情理和意料之中。这种由道德正义形成的纠偏机制,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力量。

  有人讲,那些“顺盐”的市民未必没有常识,他们未必就会用于炒菜,更可能的去向还是把盐拿回家融雪。这样的分析是符合常识的,但不管怎么样,“顺盐”是一种没有素质的表现。即便这样的行为达不到法律处罚的标准,也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但我们还是认为,应该有克制地谴责,不要因此否定一个人的全部,不要以“打倒一大片”的心理否定一个城市的整体文明风貌,更不要产生“坏消息联想”,对整个公共文明失去信心。

  很多时候,我们看不文明事件常常义愤填膺,但真要走近具体的人,却发现他们可能并不是那么面目可憎。一起不文明事件的发生,其来有自,原由常常低幼得不可思议。具体分析“顺盐”的人,他们平时可能也是热心的“马大姐”,也未必在乎那么一点蝇利,但他们还是做了,甚至事后反省都会觉得自己“昏了头”。当然,这里有慎独和慎微的问题,但也不能否认文明有时只是一种跟风,只是一种冲动,不仅涉及到道德伦理,还涉及到心理学的问题。

  这里,不是为“顺盐”行为辩护,而是觉得这固然是一种没有素质的表现,但素质并没有差到不可救药。一起不文明行为的背后,常常有着复杂的动因,那些做出不文明举措的人,常态化一面未必那么不堪。这也是想提醒的,在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不能只有形而上的泛泛而谈,还可以有一些技术方面的探讨。比如,从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出发,公共部门能不能做好文明的表率,在具体工作中能不能用心用力不留下“试错”机会。现实中经常看到,一些公共部门把公共物资随处丢放,有些不可避免,有些则可完善。公共部门真的很天真,认可这是一个“路不拾遗”的世界吗?

  哲人讲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决定其转变的,就在于能不能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对于舆论来说,保持价值判断离不开必要的谴责,但在谴责中也应该保持节制,不能无限扩大;需要就事论事,不必上纲上线。拿这件事来说,顺走融雪盐包的素质没差到不可救药。一旦失去了文明的信心,也就真正失去了文明的希望。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