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主持人:4月15日,一段拍摄男子大火中被困防盗网的视频在网上热传,点击量高达数十万次。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官方微博进行言辞激烈的回应,“强烈唾弃这条视频的拍摄者”。该段视频的拍摄者李先生(化名)称,经过观察判断,他觉得自己对火灾无能为力,就拿起手机拍下了那段男子火海中呼救最终死亡的42秒视频。(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5版)
刘义杰(山东 职员):看到生命逝去,最好的姿态是什么?很难去说。但绝不该是去记录下“这个人最没有尊严和最无助的时刻”。这难免让人想起了,鲁迅笔下的看客,看到有杀头的场面,那时的人是要去看热闹的。鲁迅讽刺那时的看客麻木,如今,当人们面临他人的死亡之时,难道还是那样去麻木地“看”。哀叹几句,感伤几句“生命真是脆弱。想过去救他,可什么工具都没有,最后烧死了”。却忽视了自己所带来的是更大的伤害。
主持人:视频在网上热传后,对拍摄者来说可谓后果严重。对此,如何看待?
吴龙贵(云南 媒体人):拍摄死亡就意味着人性冷血吗?我不这么认为。如果不是刻意地拍摄死亡,而是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如实地记录和保留灾难的场景,那么它就不应该受到道德指责。相反,那些随意转发该视频,然后再大加批判的人,才是在消费死亡,那么不去追问灾难原因,反而对视频拍摄者进行人肉搜索,试图挥舞舆论暴力的人,才是冷血的。
主持人:对于此事,大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拍摄者身上。然而,围绕火灾本身,就有许多值得关注的隐患,比如普遍存在的防盗网。
朱昌俊(四川 媒体人):媒体的事后调查采访发现,当前10层以下的低层住宅楼里大多数住户都给自家阳台装上了防盗网,而这些防盗网中有相当部分并未预留逃生门。这一可见的普遍性的安全隐患或许比“冷漠围观”更大。而近年来老小区的消防安全问题亦越发受到关注,比如消防通道被挤占、灭火器不翼而飞、消防通道被占等等,这些更应该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否则,下一次火灾的“致命”原因,就难免会以另一种方式体现出来。希望“42秒视频”不只是成为某种情绪发泄的对象,视频背后所对应的公共安全现实与问题,更应该被更深刻地发现和改善。
周显宝:2010·中国十大话题2010-12-21 |
宋鹏伟:公民的力量 围观的价值2010-12-31 |
如此“不好意思”,不“出事”才怪2011-01-12 |
郭杨阳:“见义智为”破解道德困局2012-11-07 |
杨燕明:“仅两人报警”见证公共观念不足2014-06-05 |
中工时评:强拆致死陷“罗生门”,折损政府...2015-09-22 |
消防官微也应为42秒视频“消火”2016-04-18 |
别让“42秒视频”流于口水2016-04-18 |
“端得好稳”不是42秒“原罪”2016-04-18 |
别让“42秒视频”掩盖安全隐患2016-04-1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