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天价片酬”还是要靠市场降温
王庆峰
//m.auribault.com 2017-02-28 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过去一年,什么涨得最快?很多人觉得是房价,然而有数据表明,北京房价五年的涨幅,都未必能跟上部分明星片酬一年的涨幅:仅在2016年一年时间内,一二线演员的片酬就增长了近250%,一部成本3亿元的电视剧,演员要拿走2亿元,在一些更为倚重流量偶像的IP大剧中,明星片酬在制作成本中的占比甚至升至75%。

  一部影视剧的成本大体上分为两块:制作成本和人力成本。就制作成本而言,包括布景、服装、拍摄周期、后期制作等;就人力成本而言,编剧、导演、摄像和全体演员等,每个人都是剧组的一分子。如果把后勤开支、运营成本都纳入账本,随便一个电视剧就可能关系到上千人。假如几个主演大腕轻易拿去75%的成本,剩下所有人均分25%,这样的配比体系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显而易见,没有人会用心写剧本,导演恨不得“一条完”,摄像也不必精益求精,至于灯光、布景等,也是能压缩就压缩了。

  一般来说,叫好才能卖座,但市场偏偏反映出另类景观,也就是口碑和收视率“倒挂钩”:只要在演员阵营上做足了功夫,卖相再差,也不愁卖不出好价钱。而“明星中心制”的市场奇效,总能令资本心生鼓舞,把赌注全押在明星身上。而当红明星的总量有限,需要进行哄抢,所以价格也不断跃升。也正因如此,一个当红明星在不同影视剧中的“刷脸”频次,通常也正是其身价的体现。

  如果“明星中心制”总是这么有效果,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有一些观点认为,明星对标的是粉丝经济,消费力何其庞大!在这里,确实有偶像崇拜因素在,当粉丝处于家庭依赖向社会自主能力的转向之时,确实很容易产生偶像依赖,但客观来说,这部分心理现象具有针对性,一般多见于青少年群体。随着青少年长大,偶像情结一般随之褪去。因此,从整体来看,粉丝经济的消费主力相对稳定,其消费贡献的数字比值可以测算,不可能没有上限。

  排除了粉丝消费力问题,说明的恰恰是演员供需问题,如果需求量足够大,演员带来的收入具有保本性,对于资本来讲,只要考虑演员这个维度就可以了。相应地,谁管他剧本有无漏洞、故事好不好看,只要能赚钱就行了。中国的影视剧市场,可以说正处于井喷之中,需求量有增无减,而演员总体上来讲还是稀缺产品。举例来说,中国电视剧年产量约在400部左右,未上映的也有400部左右,如果每部需要“有名有姓”的演员至少5人,那么得有4000名演员才能跟上需求。有那么多演员吗?所以在电视剧中,三线演员通常各处“刷脸”,如果是一二线演员,没有“天价片酬”才怪呢!

  每每遇到“天价片酬”现象,很多声音就认为应该强制限价,或者说应该效仿“编剧中心制”,在好故事、好剧本上多点分配。问题是,分配应该归由市场自主,强制不来。现在,假设在成本配比上,一部影视剧只考虑剧本和演员这两个维度,明星是保本收益,剧本则有市场风险,那么,资本当然会选择重明星轻脚本。这个问题,反映出的是中国影视剧市场的发育程度,而且只能靠演员的供需状况去调节。当有一天,明星带来的收益不能再保本,故事维度的价值就升上来了,那时候,市场就会更多为好故事买单。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