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故宫“大拆违”是文物保护福音
何勇海
//m.auribault.com 2016-06-29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日前透露:今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西河沿文物修复场所将以适当形式向公众开放。同时,将用3年时间拆除所有违章建筑,让紫禁城只保留古代建筑,没有任何一栋影响环境的现代建筑,从而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为此,需要拆除1.48万多平米后建彩钢房和临时建筑,并把现有路面全部换成传统建材建筑,还将开始大面积绿化。(6月28日《深圳都市报》)

  有网友戏谑地发问:“故宫都有违建,城管哪儿去了?”事实上,故宫里的违章建筑,不同于社会上的普通违建,它们是建于不同时期的彩钢房、花房以及其他现代建筑,分别用于办公、文物库房和其他用处。比如在上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故宫的供花问题,就依墙而建了一些花房。故宫的所谓违章建筑,其实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与维护故宫,这种违建,在其他名胜古迹亦是普遍存在,并不少见。

  当然,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合理。名胜古迹里修建的现代办公用房、文物库房、职工生活用房以及花房、车库等,一者,会影响名胜古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古代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一些现代建筑生硬地插入到古代建筑群中,会使古代建筑显得不伦不类,破坏历史文脉的显现和延续。二者,像彩钢房、花房等搭建在古建筑院内或紧贴古建筑的违建,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如彩钢板中含有聚苯材质,极易造成火灾事故。

  为保护故宫真实性和完整性,也为保障文物安全,故宫将在三年内拆除所有违建,面积达1.48万多平米,让紫禁城只有古代建筑,完全恢复原来的历史风貌,这值得我们为之喝彩。据说,除了从事古器物、古建筑的员工以及负责保卫的员工重新集中安置外,所有行政人员统一搬出故宫,在城墙外复建办公场所,所有员工停车场将全部迁出,让每寸土地得到合理利用,扩大对社会开放范围。这无疑是一次动作比较大的整治。

  其他名胜古迹也应当学学故宫,勇于主动拿自己的违章建筑“开刀”,让古迹保护得到切实的重视和落实。近年来,为促进商业开发,为提升旅游经济,不少地方的名胜古迹,都兴建了与古建筑不协调甚至破坏景观的现代建筑。即使是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只图自身工作的方便,在自己管辖的“一亩三分地”之内,也是想怎么“插花式”建设就怎么建设。这些行为,都使得古迹特色和观景视线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必须强调的是,名胜古迹不是任何单位任何人的“大杂院”“后花园”“财富源”,它是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是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公共资源。名胜古迹有可能被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年久失修所破坏,也有可能被不合理开发与利用、管理不善、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为所摧毁。我们既要防止一些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倒在城市建设的推土机下,也要防止它们的原有风貌,被管理部门的违章建筑一步步地蚕食。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