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爱上读书,得创造读书有用的环境
付尹
//m.auribault.com 2016-04-25 来源: 红网
分享到: 更多

  4月23日是第二十一个世界读书日,全国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吸引了大批读者。主题讲座、书店签售、亲子阅读、参观出版社,看书、选书、买书……系列活动营造出浓厚的书香氛围。(4月24日《人民日报》)

  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的确很热闹,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出了“2015中国好书”的颁奖典礼;各地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读书活动;书店打折、网上免费送电子图书……一个目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引导人们爱读书、读好书。

  一说到读书,就会想到这样的名言警句:书是人类通向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书籍是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总之,读书就是一件其乐无穷、其妙无比、其用无尽的事。

  说来也怪,在社会、经济落后不发达的时代,读书之风尚说得过去,读书之人也乐于清贫。可时至今日,社会进步了,经济发达了,物质生活充裕了,应该说更有条件读更多的书、更好的书。结果恰恰相反,世人读书的欲望却降低了,爱读书的人凤毛麟角,读书之风还要靠行政倡导形成。比如,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可现实是,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如此,诗歌的成就又怎能达到唐朝的艺术水平?

  究其原因,还得从当下盛行的“读书无用论”后面的背景去找。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找个适合专业的好工作更难。学管理的跑营销,学养殖的搞传媒,学物理的开酒吧,学工业的养猪,学医的去当公务员……总之,学非所用的大学生比比皆是。再说,今天要拿个大学或研究生文凭,只要有钱、有权,不用十年寒窗苦读,什么文凭拿不到?现在很多现职领导亮出的后续文凭,都在研究生以上,谁知道他们是怎么“研究”出来的。无论怎么说,这些现象,在后来学子的心里怎能不留下“读书无用”的心理阴影。

  至于形成社会阅读风气,在营造读书的氛围和基础上,国家也没少投入。几乎所有的农村到村一级,都建有“农家书屋”。据调查反馈,这些书屋的利用率实际很低。有两个原因,一是书屋的图书更新率慢,书本内容较陈旧;二是开展读书活动少,读者读书用书的积极性不高。虽说各地也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读书活动,但效果和影响力并不理想,至于读书效果、读书成就等,还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而且受到感动而效法之的还少。

  受有形无形中的读书无用影响,人们读书的欲望、兴趣自然也就不那么浓厚了。听到有大学生这样感叹成功的企业家,人家没文凭、没知识,靠聪明,靠能干,靠会做生意,还不是能出人头地。如果做家长的,当老师的,都有这样的言下之意,润物细无声,我们的下一代能不受到影响,还有谁真心想读书。一些现象,还真是这样。过去是靠读书挣功名挣钱途,今天不读书,也能挣钱,也能挣功名;还能挣大钱。挣大功名。你说,在这样的背景下,读书能有积极性吗?

  无疑,多读书,读好书,对个人,对民族,对国家都是最大的公约数,最大的利好。要倡导大家爱上读书,喜欢读书,读书有痴,最好是用读书有用的环境说话。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去掉产业化,不以钱多为喜,不以人多为乐,而是以质量取胜、专业取胜、品牌取胜。让莘莘学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而不是把大学仅仅当成素质教育、文凭教育来办。社会用人,唯才是举,让所有人觉得通过真读书才会有前途,而且是前途无限。

  读书是社会风气的净化剂,是灵魂升华的助推器,是增长知识才干的引擎。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创造一个读书有用的环境,让每一个读书人都有一席用武之地,那么才有更多的后来之人爱上读书,从读书中开拓更加美好的前程。鼓励继续读书、坚持读书、终生读书,除了靠自觉外,还得有相当多的激励措施。如何吸引更多的村民走进农家书屋,如何让民众通过社会读书活动偿到更多的甜头,迷住更多的人参与,这都是管理者,组织者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