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消费不该被焦虑“卡”住
杜海涛
//m.auribault.com 2016-10-28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买到篮里都是菜”的消费阶段已经走远,“喜欢的菜才挑进篮”的品质时代来到眼前,但“菜单”往往不够丰富、不合胃口。目前消费焦虑的痛点,正是厂家商家在供给侧求新求变的发力点

  今年“十一”黄金周,中国游客在全球的“买买买”再次受到关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纽约时代广场、东京银座、伦敦牛津街、首尔东大门……都有国人脚步匆匆、忙着采购的身影。国外的知名景点未必好好参观,但某某商场几号开始打折、几点开门营业却要记得清清楚楚,因为万一去晚了,盯上的一款包包可能就被抢光……来自支付宝的数据显示,“十一”期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使用支付宝付款的笔数同比增长了近4倍。

  中国消费者在境外出手大方,不少国内实体店却遭遇着经营寒流,人气不旺。在对国内消费品市场“不满意”“不实惠”“不放心”的评价声中,是消费新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焦虑和无奈。

  国内不缺商品,在很多消费品领域甚至出现相对过剩的状况。但较之国外成熟市场,无论是品牌品质还是品类品位,国内仍有不小的差距。人们舍近求远从海外买回一堆东西,根子在于国内消费市场的供需错配,“菜单”不够丰富、不合胃口。笔者一位喜欢“海淘”的朋友说得很实在:“我也是没办法,国内如果买得到、买得爽,何必大老远跑去给别人做贡献?”

  称心商品不好买,个性商品没得挑,这种比较普遍的选择焦虑,正在卡住消费需求,抑制消费潜力——

  商品数量多了,但高品质难找。消费者走出国门狂热扫货,价格是一方面,但更多是对商品品质的考虑。表面看,国内商品琳琅满目,但品质好、品牌响、品位高的商品难得,有的商品“质高价更高”,“低质高价”的商品也不少。相比而言,国外商品质量好、品种多、价格实惠,特别是“原产地”情结让很多人愿意在国外买东西,不仅是名包、名表,连厨具、剪刀、洗发水等日常用品,也希望出国购买。

  销售渠道新了,但透明度不高。这两年,电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购物渠道,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1号店等各大电商组成了一个个超大型购物“广场”,在每个“广场”中又有成千上万家店铺,供货让人挑花眼,质量却良莠不齐,服务也常扯后腿。在这些“广场”里,秒杀、限时抢、团购等促销口号此起彼伏,勾起人们的购买欲,然而一通狂买之后,仔细算算账,并没得到什么实惠。更受伤的是,费半天劲买到的未必是宝贝。国家工商总局最近公布的抽查结果显示,主要电商平台上交易的商品,总体不合格检出率竟高达34.6%.

  企业规模大了,但诚信度不足。国内企业肯吃苦、敢打拼,但也有不少企业爱抄小道、“抖机灵”,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漏洞,事件频发,波及多个行业和领域。如果商品市场信任度低,消费者顾虑多,“爱得再深沉”,也不得不转身离去。

  “买到篮里都是菜”的消费阶段已经走远,“喜欢的菜才挑进篮”的品质时代来到眼前。消费焦虑的痛点,正是厂家商家求新求变的发力点。直面消费焦虑,瞄准现实需求,多在供给侧下功夫,才有可能纾解和驱散消费者心头的“雾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