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还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进行用药试验的药物,因为原始记录缺失,需要重新补做临床试验。然而有媒体调查发现,这款药物其实已经上市,网上可以轻松购得。记者追踪调查,一条涉及药品临床试验效果的灰色产业链,逐渐露出水面。
临床试药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成立了招募接受试验者的中介公司,他们穿梭于各大医院,为接受临床试药业务的医院直接输送受试者。受试者可以突破临床试药联网筛查、尿液等样本等形同虚设的限制,配合中介机构、药厂、医院,快速通过临床试验,最后各取所得之利益。一个人的尿液,可以分成几杯糊弄。一个受试者超过3万元的费用,到了参与受试的个体手上是2500元。这个链条上的人们都在寻求利益的多得,与风险的转嫁。而参与实验的个体,他也知道,你把他在当“小白鼠”,他也不愿承担生命健康的风险。
药物临床试验,这么极其严肃、需要一丁点差错都不能出现的程序,可以被人为地走到这个份儿上,着实令人触目惊心。事实证明,所有的风险依然还是由病人在承担,他们才是真正花钱在承担药物风险的“小白鼠”。
新药能不能通过审核走向市场,所有的临床实验都需要通过医院来完成。只要撬动了医院这根神经,其它的神经都可以通过钱的方式来简单打通。所以我们看到医院方面把招募的事情交给了中介,中介只要把人头凑齐就行。而具体到参与临床实验的个人,最终拿到钱就行。由此在这个利益链当中,所有的角色都不是在承担一项试验、一份责任,而是枉顾他人生命健康的纯粹谋财。
很多人认为,药物临床试验弄虚作假,主要原因是第三方监督的缺失。从流程的方法论来说,这话不错。但它依然还是现象,问题的本质还是相关法规的严重缺失,是制度设计的缺陷所造成的。
中国的新药审批,基本上是个“严进宽出”的流程。这跟美国等其他一些国家在制度的设计上,走了一个反向的操作。美国放开新药研发的准入门槛,但你想通过这个门槛走向市场,是驴子是马必须得拉到硬碰硬的程序当中遛一遛,所以能够通过的反而是少数。中国的程序设计倒过来了,你想推新药,第一道门槛就千难万难。但是你只要挤过第一道门槛,后面的都好办了。而且迄今为止,很少听说哪个新药投入医疗之后,因为临床试验的弄虚作假而被处理得倾家荡产,甚至连药物召回都流于形式。因此,在制度与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单讲第三方监督是不够的。利益面前,即便是第三方监督机构,也有可能参与造假。
为北京三家大型医院试验项目招募受试者的竞峰公司,背后的老板是临床试药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这已经不只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了,而是面对这个心照不宣的走过场程序、面对太多的肥水,他们是一滴肥水都不会让它流到别人的田里去。这就是法治秩序完全缺失、完全失控带来的巨大制度漏洞。
张田勘:新药审批只求快无异于谋财害命2015-08-13 |
审批时间缩短质量不能缩水2015-08-20 |
简 择:莫让药企侥幸成患者不幸2015-12-10 |
莫让药企侥幸成患者不幸2015-12-11 |
是什么造成了新药试验集体失德2016-09-21 |
新药临床数据造假,根源在哪?2016-09-21 |
重视数据造假背后的药品“喜新厌旧”2016-09-21 |
用监管零容忍倒逼新药安全2016-09-21 |
【新闻观察】只要监管较真,“新药数据涉假...2016-10-25 |
只要监管较真,“新药数据涉假”就能治2016-10-2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