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几天前落幕的由凤凰网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有声之年——2016网络文化与传媒转型研讨会”上,一位新闻传播学界著名教授发表主题发言,认为新闻评论目前面临巨大困难,这个社会太缺乏睿智的声音了。我们虽然打破了传统媒体频道稀缺、垄断的局面,但因种种原因,能够发表有见地、有锐度的评论还是相对稀缺,而且在分众化的时代已经被碎片了。
这位教授对当下新闻评论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表示忧虑,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从“这个社会太缺乏睿智的声音”,我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角度的问题——这个社会也太缺乏倾听的耳朵。
我们现在的主流声音,或者叫理性声音,主要来自主流媒体的“评论”版块或栏目,以及相应的“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传播渠道不少,按说分分钟就能取得“100000+”的传播效果才对,可现实很残酷。不少主流媒体的评论公号,编辑几乎每天都在推送,辛苦;每篇文章都要精心编辑,心累;可粉丝增长速度却很羞涩,跟帖留言和转发也很少。而更令人难过和遗憾的,是这背后体现出来的读者不愿意看评论、不愿意倾听声音的集体无意识。
确实,有些媒体凭借特殊的性质和影响力,其微信公众号粉丝众多,阅读量也很可观,比如“人民日报评论”等。但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同一个微信公众号上,新闻、通讯,甚至小科普、心灵鸡汤的阅读量动辄“100000+”,而评论文章则往往几千,好的也仅几万,规模远不及前者。此外,传统媒体的文章被网络转载后,非评论体裁的内容转载、跟帖等传播效果远远好于评论文章。
这体现了一个并不算新鲜的情况——评论有分量却不受欢迎,特别是广大“吃瓜群众”对此非常无感。
当然,这有评论文章文体特征的原因,太“阳春白雪”,没有社会新闻那种“情感纠葛爱恨情仇”的波澜起伏;也有没能写出民众心声、没有“批评风骨”的原因;还有受众不愿多动脑筋的原因。
传播学中有“冷媒介”和“热媒介”的概念,比如信息明确的消息体裁是不需要调动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明白其中含义的“热媒介”,而评论则是需要读者一同思考或观点交锋的“冷媒介”。大家都很忙,没几个人愿意发动脑细胞部队来把一篇篇“冷媒介”给“捂热”,看个视频听首歌多轻松。
受众有多元的看法是好事,但固守自己的见解、不听任何不同的声音,则未必是好事。普遍的代表是一些人认为自己是对的,不愿受到媒体老生常谈式的“洗脑”“洗白”和道义指责的摆布;极端的代表则是“网怒族”,他们信奉喷子界的“两个凡是”——凡是主流提倡的一律反对,凡是发言一律开骂。
新闻评论自身要强身健体,这自不可少,比如主题更接地气、文风更辛辣等。但同时,多年来,评论并未怎么改变,变化了的是倾听的人。除却分众化、信息碎片化、泛娱乐化时代带来的冲击,更多的是不是来自受众对理性声音和不同见解的抛弃?难道在舆论场只有“冲冠一怒为宣泄”的喷子就够了?
目前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思潮,因而我们在各类问题的探讨上,声音将会更加多元,人们的思想也将更加多元。多元是好事,也是挑战。兼听则明,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会倾听和思考。这个社会需要睿智的声音,也需要倾听的耳朵。
新的一年开始了,希望理性倾听声音的人多一些。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中工时评:“互联互通”改变中国发展格局 2014-11-21 |
中工时评:整治校园暴力需全社会共同行动 2016-03-07 |
中工时评:职工分流安置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2016-03-07 |
中工时评:让残疾儿童共享教育公平 2016-03-13 |
中工时评:优化消费环境 提振消费者信心 2016-03-15 |
中工时评:所有普通劳动者都应得到尊重 2016-04-28 |
中工时评:省长骑车不算新闻方是社会进步的... 2016-05-17 |
中工时评:社保费率应调整,职工待遇要确保 2016-06-07 |
中工时评:让“女排精神”在劳动者中发扬光大 2016-08-22 |
中工时评:当下一个“笑笑”出现时,我们如... 2016-12-0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