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开栏语
近期,第六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新疆召开,会上强调,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必须长期坚持,把对口援疆工作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工程。为做好对口援疆相关报道,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各成员单位决定,组织开展“百家媒体共话援疆”大型报道活动。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专栏《百家媒体共话援疆——山西援疆故事》,全面报道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山西省在经济、干部、人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对口援疆的成效、经验、举措,挖掘援疆典型,体会民生改善,感受社会变化。
刘蓉芳在102团学校给孩子们上英语课。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刘蓉芳,是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在同事的印象中,除了上课以外,平时的她不善高谈阔论,性格偏内向一些。然而,2016年初,这个柔弱内向的女教师做出的一个决定,让周围的人都有些意外。
当时,太原市在教育援疆工作中,首次推出整学期援疆模式,决定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骨干教师援疆。得知这个消息后,刘蓉芳主动报了名。“前几年下乡支教时,我去的就是新疆,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是对当地亟需改进的教育状况感触非常深,听说这次是整学期援疆支教,从专业角度看,我感觉这样支教更科学。”刘蓉芳说,曾经支教留下的遗憾,让她不愿错过这个机会。
对刘蓉芳的决定,家人都选择了理解和支持。唯一让她放不下的,是当时5岁多的女儿玉儿。
教师的责任感驱使她做出援疆的选择,母亲的天性则让她无法放下孩子、毫无顾虑地离开。几经思考后,她决定,带着女儿去援疆。
教研教学 倾尽所能传帮带
2016年3月初,作为太原市派出的第一批整学期援疆教师,刘蓉芳带着5岁半的玉儿,和太原市其他学校的两位老师一起进疆,来到他们的工作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102团学校。
102团位于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以南20公里处,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尽管已经是3月份,但是当地还是非常寒冷,刘蓉芳顾不上考虑这些,她放下行李,给自己和女儿备好生活用品,裹上厚厚的羽绒服,带上准备好的教学资料,一头扎进了最让她惦记的教研工作中。
对于援疆教师的到来,102团学校的老师们满是期待。身为英语教师的刘蓉芳一到校,就被委以“承担学校英语教研工作”的重任。
援疆干部刘锁超:哈密是我的第二故乡 | 2014-05-23 |
葛海斌:“终生刻上了和田的烙印” | 2014-05-23 |
束松华:最“寂寞”的场长 | 2014-05-23 |
韩进:带着丈夫一起援疆(组图) | 2014-05-23 |
张俊峰:“职”入阿拉尔的援疆干部 | 2014-05-23 |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秦林:甘为人梯... | 2014-05-23 |
秦林:甘为人梯育名师 | 2014-05-23 |
姚仁汉:化作一盏灯 照亮天山路 | 2014-05-23 |
姚仁汉:化作一盏灯 照亮天山路 | 2014-05-23 |
周爱武:不忘初心再次援疆 | 2014-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