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现实传递文学的关切-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书库

向现实传递文学的关切

姚宏越
2020-04-29 14:12:51  来源: 光明日报

  《战疫纪事》春风文艺出版社2020年2月1日出版

  “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学一脉相传的传统,其显著特点之一是越在国家危难之际越加彰显。尤其是近代以来,文人学者以笔为旗,创作了大量“随世运”的文章。文学评论家孟繁华在《百年百部中篇正典·总序》中曾提到,“作家在诚实地寻找文学性的同时,也没有影响他们对现实事务介入的诚恳和热情。无论如何,百年中篇小说代表了百年中国文学的高端水平,它所表达的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焦虑、矛盾、彷徨和不确定性,都密切地联系着百年中国的社会生活和心理经验”。这里谈的是中篇小说,但其他文体的作家创作也是如此。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严峻的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你现在面对的,是整颗星球上,都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中国的应对举措与成效举世瞩目,中国作家的思索与书写也展现出文学的使命担当。

  如果将中国作家在这次疫情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加以统计,数量将是可观的。从出版的角度对这些作品进行遴选,既要考虑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可读性,又要兼顾真实性、科学性。以这一标准为参照,春风文艺出版社今年2月推出的散文集《战疫纪事》,是中国作家在抗疫期间向现实传递文学关切的一个缩影。

  《战疫纪事》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收录的是湖北以外作家的作品。他们所知道的一切信息来源于媒体和身边朋友的讲述,因此更倾向于写自己在疫情期间的生活和对武汉的祝福与期盼,像迟子建的《春花依然盛开》、秦文君的《守城的日子》、汤素兰的《正月十二》、艾诺依的《在手机里过平安年》,以及次仁罗布的《心存敬畏》、罗伟章的《我在成都祝福你》。这部分作品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即女作家作品情感更浓,给读者以温暖,像孙惠芬的《致无尽亲情》、叶浅韵的《等黎明到来》。而男作家的散文更显冷静,提供关于疫情的思考与观点,像滕贞甫的《回望,为了更好地前行》、吴克敬《天生·疫》等。

  第二部分收录的是湖北本地作家的作品。他们身处疫情最严重的地区,能够更近距离感受疫情所带来的严峻影响,但是他们没有被疫情吓倒、乱了方寸。作家池莉有过从医的经历,在文章中明确提出:“爱与情都是好东西,然而绝对不可以滥用。”“唯有将严格隔离坚持到底,人类才有可能赢得胜利!”作家、评论家李鲁平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创作了《辗转的春天》等多篇散文,而《战疫纪事》则收录他更早创作的《最温暖的标识》。面对疫情,湖北作家第一时间发声,既有老一代的董宏猷、刘益善、徐鲁,也有青年一代的叶倾城、宋小词,以及网络作家匪我思存等。

  第三部分由作者直接撰写亲历的战疫一线。其中一位作者贾佳是沈阳援助武汉的青年医生。他的文章不长,近于日记,充满了乐观的精神:“我今天穿了一套黄色的防护服,晚上将照片发给妻子,她说真好看,像个小黄人。”身处战疫的最前沿,尽管有畏惧心理,但不肯退缩,就像辽宁作家滕贞甫在《回望,为了更好地前行》中写道:“当我看到机场、车站一排排整装待发,准备奔赴江汉疫区的医务工作者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知道那些队伍中很多人还都是稚气未脱的孩子,他们用义无反顾的出发告诉我,新的来路,必须由他们踏出!”说不定,这一排排整装待发的人中,就有贾佳医生。

  积极面对,守望春天,这是中国作家在这次疫情中给予的正面回应,也是新时代赋予文学的担当与使命。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经此一战,必将浴火重生;中国文学有着辉煌的历史,经此一“疫”,新时代中国作家将对文艺创作的价值有更清醒的认知。《战疫纪事》一书以文学创作展开理性思考,真实、艺术地再现了中国战疫的不同场域,是“布老虎丛书”系列的最新作品;同时,这本书也从另一个角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思想文化支撑。

  (作者:姚宏越,系春风文艺出版社首席编辑、综合编辑室副主任)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崭新意蕴与当代价值

    劳动模范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楷模,他们身上承载和彰显的劳模精神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精神内涵,充分展现了我国新时代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高度自信,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深刻把握劳模精神的崭新意蕴与当代价值,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良好风尚。

  • 专家提出可设立劳动者无薪休假制度

    受疫情影响,“带薪休假”给一些企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相关律师、专家认为,为缓解疫情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同时回应劳动者合理期待,可修订《劳动法》纳入劳动者无薪休假权的相关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既给企业减负又保就业。

  • 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复工复产“压舱石”

    如何积极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成为打赢这场全球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牛鼻子”,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这就需要企业决策者在处理疫情期间及后期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方面防止“次生”灾害的出现,未雨绸缪,顺势而为,通过劳资双方共同努力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取得战“疫”胜利。

  • 【问题探讨】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工会数据资产体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区块链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日臻成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工会有必要及时参与新型数字经济基础建设,建立工会数字社区,培育数据挖掘能力,确立工会完整的数据资产体系,从而有效保护工会组织和会员的数据资产权利。

访谈

文献

  • 中共七大幕后珍闻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距今已整整75年了。这是一次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时隔75年,透过那些流传下来的珍贵记忆,人们依然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一个又一个故事在其中蜿蜒展开……

  • 仁宗夜奔与宋代城门管理法令

    北宋开封城门依据距离皇帝远近,可以分为京城门、皇城门、宫城门和殿门等。殿门和皇帝最近,京城门最远。当时城门早启晚闭和人员出入的管理非常严格,根据《监门式》规定,宫城门和皇城门每天四更二点开门,京城门四更一点开门。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