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夜奔与宋代城门管理法令-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文献

仁宗夜奔与宋代城门管理法令

吴 鹏
2020-04-24 09:15:35  来源: 人民法院报

  (一)

  正在播出的电视剧《清平乐》的开篇剧情,便是仁宗得知生母在永定陵为父皇守陵后,思母心切,不等天亮就翻身上马,要出宫去看母亲。

  不料,策马扬鞭的仁宗刚到城门口,就被守门将军给拦下。将军言道:“依《监门式》,监门官只持左契,需得大内钥匙库掌右契”,“这《监门式》规定,四更一点才能开”。

  那么,什么是《监门式》?“左契”又是何物?“监门”字面意思是守卫城门。而“式”,是宋代法律形式的一种。中国古代法律形式构成复杂,宋朝更是繁多,有律、疏议、刑统、敕、令、格、式、申明、断例、指挥、看详等,但最基本的是律、令、格、式四种,它们分工、性质各有不同而又互相配合、紧密协调,成为中华法系的基本构件。日本学者曾赞誉,“律、令、格、式可以说是秦汉以来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精华”。

  律“以正刑定罪”,相当于用来定罪判刑的刑法典。

  令“以设范立制”,是“国家之制度也”,规定了朝廷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领域的制度,是等级名分的体现。

  格“以禁违止邪”,在隋唐之前是刑事法规,起着补充和变通刑律的作用,隋唐时转变为“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是国家机关政务管理规范。格主要来源于皇帝因人、因事、因时而临时颁布的制敕,由司法部门增删、分类、组合、汇编而成。格作为整编公布的制敕,既保证了律令的相对稳定,又便于法律随时势的变易而修订。

  式“以轨物呈式”,为“其所常守之法也”,是朝廷各机关的办事细则、公文程式和职权责任划分规定。如《吏部式》是有关官吏管理的规章,《度支式》是关于赋税征收中运输、折抵、调配等方面的规定。《清平乐》中的《监门式》,就是关于城门早启晚闭、夜间开启和日常管理方面的细则。

  (二)

  北宋开封城门依据距离皇帝远近,可以分为京城门、皇城门、宫城门和殿门等。殿门和皇帝最近,京城门最远。当时城门早启晚闭和人员出入的管理非常严格,根据《监门式》规定,宫城门和皇城门每天四更二点开门,京城门四更一点开门。

  如不按规定时间开启城门,则要根据城门位置处以不同的杖刑,“殿门杖九十,宫门及宫城门杖八十,皇城门杖七十,京城门杖六十”。城门距离皇帝越近,受到的杖刑越重,以保证皇宫和皇帝人身的绝对安全。

  城门钥匙并不存放在守门卫队处,而是在皇宫大内钥匙库。守门卫队只保管《清平乐》剧中监门官所说的“左契”,即标注有城门名称的铜鱼符左半部分。临近四更时,守门官拿“左契”到大内钥匙库,与另一半铜鱼符即“右契”合符后,方可取出城门钥匙,同时留下“左契”作为取钥凭证。守门官按时间开启城门后,返回大内交还钥匙,取回“左契”。至此,城门开启程序才算完成。

  京城门开启后,官员百姓可依规依法较为自由地出入。但皇城门和宫城门在白天仍然实行严格的管理,“宫禁之门,法最严密”,官员凭借保存在守门卫队的“门籍”方可进入。“门籍”上写有官员的姓名、职务、年龄、体貌特征等信息,以备守门官进行勘验。“诸于宫殿门无籍,及冒承人名而入者,以阑入罪”,如果无“门籍”擅入,或假冒他人“门籍”进入,则要处以“阑入罪”即擅闯罪。“宫门徒二年,殿门徒二年半,持仗者名加二等”,擅闯宫门徒刑二年,擅闯殿门徒刑两年半;如果携带武器进入,更要加重二等处罚。

  尽管法规如此禁令森严,有时还会发生擅入之事。就在宋仁宗至和二年(1054年),有个叫麦昭吉的工匠利用进入皇宫做工的机会,在包袱行李中暗藏刀剑,“历诸门,抵便殿,曾无检察,略不觉悟”,从皇城门进,历宫城门,直到殿门,竟然没有一个守卫对其进行安检,差点致使仁宗发生不测。事发后,麦昭吉“具狱”处置,“诸门监官守卒”也被依法严惩。

  相对于白天,城门夜间的管理更加严密。《监门式》对城门关闭时间有明确规定,“宫城门及皇城门钥匙每去夜八刻出闭门,二更二点进入;京城门钥每去夜十三刻出闭门,二更二点进入”。城门关闭程序和前文所言开启程序基本一致,但不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的处罚,要比不按规定开启城门加重一等,即殿门杖一百,宫门及宫城门杖九十,皇城门杖八十,京城门杖七十。

  城门夜间关闭上锁后,若需开启,必须首先由皇帝亲笔书写命令,办事人手持命令、鱼符及写有要开启何门、出入人员姓名人数的报告,到中书门下签字盖章。然后和监门卫等官员一起再当面向皇帝覆奏核准,取出钥匙和门符奔赴城门。众人在火炬映照之下,合符勘验无误,方可开门。

  (三)

  如果不经请示就擅自或不按程序开门,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奉敕以合符夜开宫殿门,符虽合,不勘而开者”,如果不检查门符就开门,即使门符为真,也要判处三年徒刑。“若勘符不合而为开者”,如果在门符不合的情况下违规开门,流放二千里。“其不承敕而擅开闭”,不请示皇帝擅自开门者,直接绞刑处死。

  即使遇到水灾火灾和边防告警的突发事件,如果不严格履行程序,宫门在夜间也不能开启。

  仁宗时,有次“禁中夜火”,皇宫夜间失火。宰相吕夷简率值班官员意图进宫救火,但各处宫门皆“闭而不纳”。有人建议 “可斩关而入”,可吕夷简答曰“不可”,只是“自东而南,自南而西,自西而北,周旋叩关”,在宫外徘徊一夜不得其门而入。等到天亮东华门开启,众人进宫时,“殿宇多灰烬”,很多宫殿已经被烧成涂炭。而仁宗皇帝既没有追究守门将领不开宫门贻误救火之责,也没有怪罪吕夷简。

  嘉佑五年(1060年)九月,仁宗最疼爱的福康公主即《清平乐》中的赵徽柔,因与驸马、婆婆吵架,在深夜跑回娘家皇宫叫开宫门,向父皇哭诉要求离婚。司马光、吕诲等大臣闻知后纷纷上奏,要求仁宗依法戒斥公主,治其擅入宫门之罪。

  通过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监门式》等门禁管理法规在仁宗君臣心中的地位。除在开门程序上有严格规定外,北宋法律对城门守卫人员亦严加管理,尤其是严厉处罚私自换岗和冒名顶岗行为。《宋刑统》规定,“诸于宫城门外若皇城守卫,以非应守卫人冒名自代及代之者,各徒一年”,把守宫城门和皇城门的守卫,如果雇佣指使非守门卫队人员顶岗,无论是替代者还是被替代者,均要判处一年徒刑。“以应守卫人代者,各杖一百”,即使是守门卫队内部私自换岗,也要各杖刑一百。“京城门各减一等”,把守京城门者出现换岗、顶岗行为,则减轻一等处罚。

  北宋之所以实行如此严格的城门尤其是宫门管理制度,应该与吸取唐代宫廷斗争教训有关。唐代宫廷政变不断,每次政变成功的关键都是夺取玄武门等城门要地,因此北宋在“治内之法”上对城门严加管理,使得“本朝宫禁严密,内外整肃”,避免了“玄武门之变”类似事件的重演。

  (作者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问题探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助推劳动力社会性流动

    劳动力的社会性流动是不断提升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促进人才、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工作高度重视。2019年底印发的《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劳动力、人才合理有序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要求。

  • 【热点思考】落实稳岗返还政策 促进就业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严峻考验。稳岗返还作为失业保险制度防失业功能的重要政策抓手,在疫情防控期间成为稳定就业的重要措施选择。落实稳岗返还政策,要坚持就业优先,在地区层面综合决策;适当授权,允许地方政府制定具有属地性质的专项落实行动;加强制度建设,保持政策可持续性。

  • 【前沿观察】让社保降费更好服务就业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就业的全力配合, 而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风险防范机制,理应为就业保驾护航。多年来,我国政府充分重视社会保险和就业的关系,在社会保险与就业的协调性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 【工作研究】工会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思考

    工会作为部分公共职能的承担者,要在深入调查职工状况和生活需求基础上,科学论证、精准施策,引导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参与深化改革,力所能及为广大职工提供公共服务和改革产品,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凝聚起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访谈

文献

  • 仁宗夜奔与宋代城门管理法令

    北宋开封城门依据距离皇帝远近,可以分为京城门、皇城门、宫城门和殿门等。殿门和皇帝最近,京城门最远。当时城门早启晚闭和人员出入的管理非常严格,根据《监门式》规定,宫城门和皇城门每天四更二点开门,京城门四更一点开门。

  • 秋之白华:杨之华心中的瞿秋白

    从杨之华记忆中的“旧棉被”到陈云笔下的“小包袱”,历史细节以它惯有的强烈真实性和巨大表现力,勾画出一个筚路蓝缕、箪食瓢饮、孜孜以求的瞿秋白形象。毫无疑问,这样的形象连同孕育他的那种社会历史条件早已成为昨天,然而,谁又能说他仅仅属于昨天?“何事万缘俱寂后,偏留绮思绕云山”。秋白牺牲前自抒胸臆的诗句,庶几可以借来形容现代人心中的瞿秋白。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