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理论书库-正文
《摆脱贫困》:精准扶贫的示范意义
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m.auribault.com 2016-01-12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摆脱贫困》 习近平 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摆脱贫困》,是一部荟萃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宁德地区任地委书记期间扶贫的思路、方法、经验的专著。此书蕴含着丰富的精准扶贫的思想与做法,认真学习和把握此书的精神要义,对于我们今天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持精准扶贫,打赢扶贫攻坚战,有重要意义。

  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从厦门调到宁德担任地委书记。到宁德,他发现这个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对脱贫致富的热情很高,但又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一谈脱贫,都离不开三大话题:一是开发三都澳港口,二是修筑福温铁路,三是创办中心城市。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想一下子就抱个“金娃娃”,是不现实的想法。无论是修铁路,还是造良港,都需要大量资金,还得考虑建起来后有没有货物可运的问题。至于建设中心城市,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中心城市不是批出来的,而在经济发展中逐步自然形成的。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国家给大项目上,一味地眼睛向外,实际上反映了这个地区有的干部群众对如何靠自己力量走出贫困,心中无数,信心不足。扶贫先扶志。在作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提出闽东这只“弱鸟”可否先飞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从思想观念上对宁德地区脱贫致富作出了精准定位。

  习近平同志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人只看到眼前的穷,而不是历史地、发展地看问题,这就很容易失去自信心,自暴自弃。他为此强调,我们在讲贫穷的同时,不要忘记讲“闽东的光彩”。从历史上看,闽东是老苏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革命战争时期曾赢得“红旗不倒”的殊荣,又有丰富的畲族历史文化。这是亮丽的闪光点;从地理资源上看,闽东的山海交融,风景独特,这也是一个闪光点;从发展上看,目前闽东人民正在抓紧机遇,脱贫致富,这也是一个闪光点。虽然不能与发达地区相攀比,但也要看到我们也有许多长处,如工业形成了以轻纺工业为主,以精、新、偏、稀产品为特色多门类的工业基础;农业可以同省里其他地区并驾齐驱。闽东经济改变落后状态,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水滴石穿的变化。因此,在发展的目标上,需要制订切合实际规划,而不要好高骛远地空想;在干部的工作作风上,需要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而不要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投机心理;对于全体干部群众来说,需要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

  精准扶贫,除了帮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精准确立脱贫观念外,还要引导他们精到探寻脱贫的路子,脱贫致富的办法、措施要适合当地实际,并尽可能全面。一讲脱贫,大多数人就想到发展工业。习近平同志认为,闽东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但这个“农”是指“大农业”,而不是传统的“小农业”。这一“大农业”的新发展理念,为闽东找到了脱贫致富的现实路子。问题在于,闽东农业基础薄弱,资金缺乏,发展大农业不是件易事。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大农业必须有独到的“闽东思考”,其中最重要的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闽东要实现粮食自给;二是农业要实行综合开发。

  同时,习近平同志也十分重视闽东的工业发展。但是他强调,闽东的工业发展要适合当地实际。其一,发展工业不要忘了闽东“大农业”的区情。工业产值的大部分是来源于利用农副产品加工的行业。其二,工业发展要与自我平衡能力相适应。靠自己的力量,根据本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的情况,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调配、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其三,各地要立足区域优势,扬长避短地选择自己的主导产业。习近平同志重视教育,注重从根子上脱贫。习近平同志认为,越是贫困的地方,就越需要办教育,以走出“穷”和“愚”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马太效应。闽东办教育,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习近平同志提出,走国家办学与社会办学相结合的路子,调动各方力量,多渠道筹措经费办学,闽东教育需要有“泥土味十足”的特色教育,培养更多能脱贫致富的知识型劳动者。闽东教育必须注意重视扫盲,扫盲工作要与实用技术、帮助农民致富结合起来。

  《摆脱贫困》一书还用大量篇幅谈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如何精心地做好扶贫工作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各级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是贫困地区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而廉政对于闽东的领导干部来说有更重要性的意义与更强的紧迫性,领导干部要把扶贫工作做实、做细。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