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935年6月18日,清唱《国际歌》后,他直面枪口,微笑饮弹,年仅36岁。他的遗体被草草入殓,葬于荒岭之中,与之相伴的唯有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与信仰和对革命事业的不舍与眷恋。他是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国际歌》的中文译者。
据史料记载,1935年初夏的一天,蒋介石召集官员商议如何处置瞿秋白。戴季陶叫嚣道:“此人赤化了千万青年,这样的人不杀,杀谁?”
6月18日早8时,一则电令从师长宋希濂那里传到瞿秋白手中:着即将瞿就地处决。
面对处决书的瞿秋白面色不改,从容淡定。“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是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刑前,瞿秋白用俄语轻声哼唱自己翻译过的《国际歌》,走上公园讲台,开始了最后的演说。他说,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理想,是要实现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制度,使人人都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他坚信,这个理想迟早一定要实现,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
“坚持真理的人是伟大的。我们要抱着乐观去奋斗,我们往前一步,就是进步,不要有着愤嫉的心,固执的空想,要细观察社会病源。我们于热烈的感情以外,还要有沉静的研究……”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瞿秋白最早深入那里进行考察,实事求是地向中国人民介绍革命后的情况。仅据1921年6月至1922年11月的《晨报》统计,瞿秋白就撰写通讯35篇,对苏俄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工人组织、农民组织、党的建设以及知识分子诸问题作了系统阐述。
在瞿秋白心中,革命后的俄国有使人们觉醒的真理,有使中国从黑暗通向光明的火种。因此,“有志于救国救民的觉悟青年,应当到那里学到真理,把它播散给中国的劳苦大众;取得火种,把它点燃在中国的黑暗的大地。”
从书生到领袖,瞿秋白走过了短暂却沉甸甸的一生。在短暂的36个春秋里,他以“犬耕”精神,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就是共产党员的特殊气质。
瞿秋白已逝去多年,但他的信仰与理想、责任与担当,却留在历史的注脚里,闪烁光芒。(据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张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