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为军事理论研究插上科技的硬翅膀,为军事科技研究装上科学理论的导航仪——
理技融合:洞开科技兴军新天地
何 雷
//m.auribault.com 2017-09-07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更多

要点提示

●长期以来,我军军事理论研究和科技研究处于各自为战、相互脱节的状态,理论研究缺乏先进科技支撑,科技研究缺少科学理论牵引。理技融合正是着眼解决这一严重制约军事科研创新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其真正意义在于,为军事理论研究插上现代科技的硬翅膀,为军事科技研究安装科学理论的导航仪,以形成军事科研双轮驱动、协同创新的崭新局面,共同提高军事科研创新发展对军队建设、改革、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贡献率。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决定战术,战术牵引技术。科学技术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深刻影响着世界军事发展走向,引发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重大变革。全面实施科技兴军战略,是习主席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强国强军伟大事业发出的号令。理技融合,是实现军事理论研究与军事科技研究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同创新的必由之路,是军事科研领域贯彻科技兴军战略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举措。

登高望远方能行稳致远

  理技融合是探索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的时代要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军事革命正在迅猛发展,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制胜机理正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美国先后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空海一体战”“第三次抵消战略”,俄军提出“创新型军队”“战略性空天战役”等新学说,其实质都是试图打造涵盖战略指导、作战构想、技术支撑的一整套未来战争设计。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学会从技术机理入手,才能把握信息化战争多维战场空间融为一体、时间要素不断升值、平台作战、体系支撑的内在特质,把技术支撑性与人的能动性联系起来,深入探索“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能击不能的克敌制胜机理。

  理技融合是支撑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要求。一流军事理论和一流军事科技,既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又对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起到理论引领和技术支撑作用。我军几十年没有打仗,对信息化战争知之不多、知之不深,迫切需要在理论上搞清搞深搞透,不断创新发展。近年来,我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对体系化、实战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必须把理论创新与科技创新两个引擎协调发动起来,共同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助力加油。

  理技融合是发展现代军事科学的必然要求。理技融合是适应现代军事科学发展大交叉、大融合、大突破新趋势的本质要求。从本源上讲,军事科学本身包括了军事理论和军事科技,是融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等许多学科内容的综合性科学。军事理论和军事科技从不同维度研究战争规律和制胜机理,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1958年,在创建军事科学院之初,就对理技融合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初衷未能很好实现。理技融合真正的意义在于,为军事理论研究插上现代科技的硬翅膀,为军事科技研究安装上科学理论的导航仪,以形成军事科研双轮驱动、协同创新的崭新局面,共同提高军事科研创新发展对军队建设、改革、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贡献率。

开篇破题当从“融”字入手

  大力推进军事科研理技融合,必须准确把握实现理技融合的着眼点着力点。

  思维观念融,改变以往理论研究和科技研究二元分立、双轨运行的思维定式、固有模式,牢固树立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聚合聚力的思想自觉。这是实现理技融合的思想基础。要引导科研人员把握军事科研的本质,增强科技意识, 强化科技头脑,努力培育复合型思维,运用科技成果支撑论证作战构想、设计未来战争,紧贴战争形态演变和打赢需求创新发展科技。

  机构设置融,合理交叉配置理论和科技研究组织要素,打造理技合一的新结构新布局。这是实现理技融合的体制依托。在军事科研机构设置上,既不能搞堆积木、摆拼盘,也不能搞穿靴戴帽、拉郎配,而应该把握现代军事科学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对研究机构进行体系设计、模块优化、要素整合。在以军事理论研究为主的研究机构,可编设实验评估、分析计算等科技要素,为理论创新提供科技支撑;在以军事科技研究为主的研究机构,可设置基础理论、军事需求、发展战略、总体论证等理论要素,为科技创新提供理论引领。

  职能任务融,依据使命属性赋予各级各类科研机构职能,使其跳出研究功能单一化的老圈子,走开理技融合研究的新路子。这是实现理技融合的重要途径。遵循“职能决定机构、任务决定规模”的逻辑原理,以确定职能定位、明确基本职责带动体制编制、资源配置向理技融合聚焦聚力。赋予以军事理论研究为主的研究机构开展模拟论证、量化分析等职能,赋予以军事科技研究为主的研究机构承担基础理论研究、科技发展需求、规划计划等职能,使理论和科技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科研力量融,联合编配、统筹使用军事理论和军事科技研究力量,努力打造理技合一的科研团队。这是实现理技融合的必要举措。美国兰德公司是理论与科技融合创新的集大成者,不仅有一流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还有顶尖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组建“混合团队”,从而既能提出威慑论、博弈论等原创理论,又能参与设计氢弹等尖端武器。应根据一体化编配科研力量的思路,对理论和科技研究人员统一调整、混合配备,在力量编成上做到融合。同时,在力量使用上也要做到融合,对重大课题、重要项目课题组成理技研究人员联合编组的攻关力量,达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效应,推出更多的理论与技术互为支撑、有机结合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干部队伍融,注重配备复合型的领导班子和机关人员。这是实现理技融合的组织保障。综观世界主要国家著名智库和我国重要科研机构,都呈现了综合领导、专业分工的特征。应按照专家领衔、专业互补的要求,把握军事理论研究和军事科技研究管理人员的黄金配比,选强配好各级各类研究机构的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做到结构科学、编配合理,既能组织指导本领域的理论研究、又能组织指导本专业的科技研究,还能集智聚合理论和科技两种力量、两类成果,推出综合性、战略性的研究成果。

  人才培养融,全面落实理技融合的要求,积极探索理技合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实现理技融合的长远大计。在组织开展日常科研活动中,充分利用理论名家、科技大师等人才资源,有计划分步骤组织科研人员参加学术讲座、论坛、培训等活动,改善和更新科研人员知识结构,使理论研究人员弥补军事科技短板、培塑科技思维,使科技研究人员增长军事理论知识、强化理论思维。

  政策机制融,把握军事科研的特点规律,统一制定符合理技融合要求的政策法规。这是实现理技融合的制度保障。制定军事科研政策法规制度,既要把握其共性要求,又要关照到理论和科技研究的各自特点,把理技融合的理念贯彻到政策法规体系顶层设计和相关规章制度之中,使其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在探索理技融合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新做法,并将之上升为理论、形成为规章、固化为制度。

重建重构旨在重塑再造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以理技融合为突破口,充分释放改革效能,尽快实现科研机构由重建重构到重塑再造的整体转型。

  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紧盯世界军事科研发展前沿,紧盯强军实践重大需求,紧盯我军未来战场,高起点高标准筹划设计。在积极开展战略性、颠覆性前沿技术自主创新的同时,同步开展前瞻性、预置性理论探索,努力抢占军事理论和军事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聚焦军队建设、改革和备战的现实与长远需要,开展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研究、协同攻关,以强军实践重大需求牵引理技融合向纵深发展。跟踪强敌强手军事科研的新领域、新成果、新概念,进行针对研究、同步研究和对策研究,立起理技融合的世界坐标和强敌参照。

  构建我军特色军事科学研究体系,促进军事科研向理论研究和科技研究有机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得益彰、自主创新与吸收借鉴相互促进转变。坚持战略与作战、技术与战术双向靠拢,打通理论研究、科技研究、项目研发“三结合”的创新发展链路。依托国家科研体系和全军军事科研体系,构建资源优化整合、力量内外联合、小核心大协作大开放的新格局,形成推进理技融合的整体合力。

  创新军事科研工作组织模式,坚持改转并行、边改边建,精心设计符合理技融合要求的科研条件和平台建设。以重大军事科研项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为牵引, 改革创新科研管理方式, 大力推进科研文化创新,重点培育忠诚担当、崇尚科学、求实创新、知兵谋胜、联合攻关、追求卓越的军事科研文化,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的良好 科研文化氛围和生态环境。

  加紧集聚大批高端人才,把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重在培养造就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科研人才。要着力发现、培养、 推出一批世界水平的战略科学家、科技帅才和军事理论名家大师,一批在国内外本专业领域领先的学术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科研骨干。遵循科研人才成长规律,大胆解放思想,不拘一格用人,努力打造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高素质新型军事科研人才队伍。按照理技融合要求,调整完善人才引进、选拔、评价、激励、保障等政策制度,激发和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释放理技融合创新活力。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