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一场接力赛
别敦荣
//m.auribault.com 2016-07-04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更多

  “双一流”建设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在两大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理念,在注重学科发展创新的同时,特别重视发挥“双一流”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大作用。

  据报载,近日教育部宣布382份规范性文件失效,其中包含《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985工程”“211工程”以及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的相关文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公众反响强烈,网上关于国家将废除“985”“211”的议论很多。对此,有关方面回应称,中央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有新的部署,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今年将正式启动。

  如此看来,“废除”传闻并不属实。“985”“211”两大工程所确立的目标将通过“双一流”建设来实现。这就是说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一场接力赛,没有画上句号,而是打上了一个分号。两大工程实施20余年,在确定重点建设大学和重点建设学科、多渠道筹集重点建设资金、促进高水平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影响巨大,为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发挥了奠基性作用。另外,两大工程的实施还极大地提振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信心,引发了国际高教界对我国大学的广泛关注,有力推动了我国大学的国际化进程。但两大工程也存在重事前审批、轻过程控制和绩效考核,重身份确认、轻竞争滚动,重行政依赖、轻学术评议等问题,致使作用没有能够完全发挥出来。“双一流”建设将创新重点建设机制,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中国需要世界一流大学,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不能指望其他国家的大学来担负振兴我国文化科学技术进步、为我国培养国际一流人才的责任。中国必将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是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所决定的,也为其他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所印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全面进入大众化发展的后期,未来3—5年,我国高等教育将走向普及化。欧美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阶段,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发展也将提速。历史发展到今天,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建成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建设得法,所需要的时间会比较短;如果走了弯路,或者建一建、停一停,就要花费更多时间,所需要的资源也更多。

  总结两大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有助于取得事半功倍的结果。“双一流”建设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在两大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理念,在注重学科发展创新的同时,特别重视发挥“双一流”建设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大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梦”,是一个宏大的国家战略,“双一流”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应当开放办学,瞄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课题,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和社会服务中大显身手,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上书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轨迹,唱响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凯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也是一项复杂浩繁的系统工程,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建设过程,我们需要有这个认知和足够的耐心。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平原筑高峰,中国也不能只有少数几所世界一流大学。提高办学水平,办出中国特色,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不只需要“双一流”建设,还需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在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促进部分高校向世界一流迈进的同时,也要重视各级各类高校面临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合理配置各级政府的公共资源,进一步拓宽民间资本投资办学渠道,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作者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