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猴文化之美
付秀宏
//m.auribault.com 2016-02-04 来源:宁波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猴文化,是灵性的魔石,是机智的代名词,有一首《一只特立独行的猴》的歌儿中唱到:“我想用尽全力奔跑,不怕世人纷纷嘲笑;我想用尽全力跌倒,把所有包袱一个个丢掉。”是呀,猴文化是造梦的宠儿,极力呈现猴子的活跃幽默、聪明精明的个性特征。

  猴行为繁复多姿,游移中有笃定,猴文化更是异彩纷呈。猴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藏族先民、彝族、僳僳族、瑶族、土家族、羌族都以猴为祖图腾。山西、陕西和内蒙等地区,农家的炕头上都有一个用青石雕刻的小石猴,当地人说猴能保佑家里的娃娃平安,娃子长大后精明能干。三门峡、陕县一带古渡口码头上,在木船靠拢码头时系绳用的木桩上都雕有一只神采奕奕的猴子,老艄工解释说,孙猴子水性好,能潜入东海大闹龙宫;敬猴可保驾护航、人船平安。

  晋代阮籍作有《猕猴赋》,晋傅玄作有《猿猴赋》,明代吴承恩使“孙猴”升华为“齐天大圣”,形成了登峰造极的"中国猴文化"。吴承恩笔下的猴王孙悟空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的文学名著《西游记》中,令人百看不厌。

  我一直崇尚孙悟空的形象寄托,坚信一个喜爱孙悟空的人———任何时候都能保持乐观的人。孙行者是猴性情深处的秉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素养。身为行者的“美猴王”已深入到世界各个角落,成为拥有最多观众的神话动物精灵之一。

  “猴戏”是“美猴王”的最大看点,除京剧外,在豫剧、徽剧、秦腔、晋剧、河北梆子、清平戏、越调、川剧、吕剧等各地方剧中均占重要位置。历史上在绘画中最早出现的孙悟空形象,是在扬州“寿宁寺”的壁画中,现已看不到。现存最早的孙猴子形象,应在敦煌榆林3号洞窟的壁画“普贤经变图”中,绘制时间1032-1370年间。元代颜辉创作过《百猿图》,齐白石、张大千、高奇峰曾画有颇似人形的写意猴、写实猿猴和工笔+水墨的复合猴。

  最近,92岁高龄的黄永玉为2016年(农历丙申猴年)设计了一套猴票。36年前,他执笔设计的1980年猴票,迄今已增值至1.2万元一枚,创造了中国邮票升值神话。黄永玉说:“今年画的猴子与1980年猴票不一样,这次画了两枚邮票,其中一枚邮票画的是一个猴抱着两只小猴;另一枚邮票画的是一个猴拿着桃,尾巴挂在树枝上,让人看着高兴、喜庆。”

  猴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很多人认为猴与“侯”谐音,表示升迁,于是猴被描画在年画、剪纸、刺绣等民间工艺品上,或绘于什器、玩具、文具等之上。猴文化之美,轻轻落在每一个人心间,那是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密会晤和拥抱,“我是梅花朵朵,君是天庭神猴,雪间星云犹湿,梅在雪中,爱在猴年。”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