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一枚玉琮的故事
杨雪
//m.auribault.com 2015-12-09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线切割是制玉工艺的第一道工序,称之为“解玉”,就是把玉料按照玉器成品的需要,切割成不同的形状。在天然矿物中软玉具有仅次于黑金刚石的极高韧性,因此旧石器时代的打制技术,并不适合。聪明的古人以绳子为载体,加上解玉砂和水的砂绳切割工具,用以切割玉料和加工玉器。

  香港中文大学邓聪教授介绍说,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的玉器均未发现砂绳切割的痕迹。在中国距今八千年前的兴隆洼出土玉器中已经出现了成熟的砂绳切割技术。5000年前,从红山到凌家滩,崧泽与良渚,及至大汶口和仰韶文化,砂绳切割工艺在中国玉器的制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整个东亚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分布。这些发现为揭示东亚地区玉器加工技术的传播及东亚地区玉器信仰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砂绳切割直到距今四千年前后才让位于锯片切割技术。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对良渚玉器进行细致分析发现,不少玉器上都留有切割的痕迹,这些切割痕分为线切割和锯切割。锯切割是用片状的石器和竹片配合解玉砂做直线切割,用于玉器的开料和剖面。

  邓聪和他的团队发现,在一些玉器上存在超过十公分凹凸不平的缺陷,这显然是在玉料的采集阶段留下的切割或者打击痕迹,后来者在进行进一步加工时无法将原来的缺陷完全消磨。

  邓聪一贯注意技术差别导致的不同玉器系统之间的联系。他曾经以澳门黑沙遗址出土的辘轳承轴器为例,指出辘轳承轴器可能是当时用来加工玉器的一种圆盘旋转机械上的部件之一,圆盘旋转机械,很可能是进行玉石器空心管钻的工具。他同样被红山玉器的制作水平之高所折服,红山匠人在制作玉器时已经能够依据器物的造型特点,熟练地运用切割、琢磨、钻孔、抛光、圆雕、浮雕、透雕镂空、两面雕等多种技法来加工玉石,使之成为形态各异的玉器。而良渚玉工的水平之高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刚刚出版的《良渚玉工》一书中,专家们从最基础的技术分析出发,层层解读玉器生产的分节、价值的递变、风格的迥异、王权的垄断,让良渚文化社会与精神文明在玉器中重现,在方法、视角、具体研究和呈现方式上,为中国玉器研究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