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唤醒农村沉睡的集体资产——潞城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实践
//m.auribault.com 2017-12-20 来源:山西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作为我省唯一承担全国首批29个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县(市、区)的潞城市来说,今年年底就要交卷了。3年改革试点效果如何?给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在这个阳光晴好的冬日,在村委会的火炉边、在农家的热炕头、在项目工地上,我们去倾听、去感受。
  改革试点始于2015年5月。从那时开始,在潞城市的农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悄然启幕。

资产变股权
农民变股东

  “韩先平1.46,牛翠平1.29,韩黎明0.98,王英0.86,韩逸轩0.78,韩逸朵0.78”,11月28日,翟店镇小天贡村,村民韩先平给记者展示他今年领到的红彤彤的股权证,薄薄的几页上详细标明了村集体资产总数、村民家庭成员、拥有的股权份数,韩先平一一介绍自己和家人在村里的股份经济合作社中所占的股份。
  小天贡村是潞城市第一批试点的村子。
  “荒山秃岭还能确权到户、折股量化?”“啥叫个股份权能改革?”“为啥要改?”……试点之初,小天贡村的老百姓大多数不关注,少数人怀疑,还有说风凉话的。
  直到《致全体社员的一封信》发到家里,“资产变股权、社员当股东”的标语贴到墙上,各级干部进家入户讲解改革的好处,老百姓才渐渐明白“原来这个事和咱的利益密切挂钩呢,弄好了,咱的日子就越来越好过了”。老百姓这才动了心。
  于是,成员界定、明确资产就成了村民们关注的重点。村里选出了18名村民代表,开了六次村民代表大会,又开了两次全体村民大会,全村人共同商议怎么确定成员、怎么划分股权最合理。确定成员身份的红榜张贴了三次,划分股权的方法“三上三下”,最终确定“原始股——尊重历史;基本股——照顾现实;劳龄股——考虑贡献;村龄股——政策普惠;特色股——兼顾公平”的股权设置原则,老百姓心服口服。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日益突显,侵蚀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基础,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这些资产属于谁?怎么分?改革就是要清产核资、确认成员身份,折股量化确权到户,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明晰产权归属,激活各类农村生产要素潜能,构建农村集体资产运行新机制和收益分配制度。
  2016年2月,小天贡村改制完成。447名村民全部参与股权分配,成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东。经过估算,219.61亩的集体土地以624万元的总股金分配给了每一位股东。当年每个股东的分红是5公斤红薯,虽然东西不多,可是大家的心里感觉却大不一样。
  改革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成了村集体资产的股东,有了分红,村民们参与集体土地经营管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种什么?怎么种?大家伙儿可关心了,以前没人过问的荒地也成了村民眼里的香饽饽。而对于那些没有能力种地的村民,还可以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今年37岁的牛云霞因为丈夫在外打工,孩子上高中,自己家里的7亩地种不过来,她就把4亩地交给了村里的股份合作社。她告诉记者:“保底1亩地能从合作社领到700元,不用风吹日晒4亩地就能领到2800元,还能腾出时间去养老院做饭,一个月能多挣1000多块钱。”
  截至目前,潞城市204个村全部启动改制,195个村完成了股改任务,完成率96%;203个村完成了成员资格界定,完成率99.5%;200个村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完成率98%。195个改制村均明确了收益分配办法,19个有经营性资产村当年对股东实现收益分红,已有2个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了实物和现金分红,每股分红股金50余元。

探索发展模式
壮大集体经济

  如果说清产核资是确定一个村的“饼”到底有多大,那么对那些没有“饼”的村庄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把“饼”做大。
  通过对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确权到户,神泉村党支部书记王敏明白了自己村里的“家底”。这个脸庞黝黑的汉子兼任着神泉村产权改革理事会的理事长,说到村里的发展,他信心满满:“我们村今年种了600多亩旱地西红柿,产量大约600万斤,滴灌项目和冷库建成后,明年西红柿种植计划扩大到1000亩,那时神泉村的旱地西红柿品牌就能叫得更响了。”他说:“今年村里的集体经济年收入有10万余元,明年村里集体收益将大幅增加,村里修路、改善村容村貌的事就能干了,已经脱贫的人也能保证不再返贫了。”
  成家川办事处神泉村经过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后,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把发展旱地西红柿和蛋鸡养殖作为主导产业。农民把自家的地租给合作社,合作社统一经营,免费提供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等服务,村集体统一销售。在村委会,王敏搬出仅剩的两箱西红柿酱让我们看:“今年,村里的种植户把西红柿做成3种口味的酱,在周边山东、陕西、河南、河北的市场供不应求。明年我们准备筹建西红柿加工厂,收益肯定翻番。”
  65岁的村民秦松林笑得合不拢嘴:“我家今年种了两亩西红柿,收入将近3万元呢。”56岁的赵旭龙是个种庄稼的好把式,还是村里的土专家,可由于女儿赵丽身体残疾,他家一直是村里的贫困户,去年种了3亩旱地西红柿就脱了贫。他说:“明年想多栽点,种上20亩,哪怕雇人也行。”
  成家川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鹏斌告诉记者:“改革后明晰的产权让集体资产活力更强了。米家村集体产权改革后,规划依傍风景秀美的卢医山搞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开发全域旅游,还准备利用城郊的区位优势建设智慧物流园区,目前规划已经完成。这些项目落地后村民的股份分红就会更多,还能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目前潞城市68个集体经济零收入村中,通过探索资源有效利用、发展特色产业、实行联合开发、依托服务创收、招商引资等10种模式和手段,今年42个村集体经济破“零”。

激发农村内生动力
乡村治理由难变易

  一项改革是否成功,农民的感受最直接、最有说服力。满意不满意,群众说了算。
  潞城市通过发放产权制度改革满意度测试表、召开基层干部群众征求意见会,对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广大群众认为,产权制度改革解决了农村资产长期面临的权属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严、流转不畅等问题,有效化解了农村矛盾纠纷,收益分配相对明确,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了广大群众的财产性收益。
  潞城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中心主任张李春全程参与了改革试点。他告诉记者:“在改制形式上我们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力求适合村情、体现民意。在推进方法上我们实行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在清产核资上注重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在成员界定上,标准简单明了、容易操作,在管理经营上注重权责明确、规范有序,这些做法保证了制度设计的科学性,避免了很多矛盾。”
  三井村党支部书记秦江平深有体会。这些年来,村里一些原住民与新移民因为利益重新分配问题,有14户40多人经常上访。改革后,村里理清了人头股份,村民不再因为咋分钱、分多少钱而产生矛盾,化解了集体土地被国家征占后因补偿引发的各类纠纷,这个过去让他头疼不已的问题迎刃而解。在潞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还有效化解了外迁户要求分配集体土地补偿款纠纷,维护了农村稳定。
  有恒产者有恒心。通过清产核资,潞城市的村集体有了明明白白的账本,集体的家底明晰了,群众的心里也明白了,壮大集体经济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劲头更足了。
  可喜的是,发展壮大的村级集体经济和新的管理模式正在逐渐改变农村的治理结构,基层党组织的话语权和公信度不断提升,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潞城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副市长李明颇多感慨:“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是农村的两大短板。潞城市作为全国试点已经尝到了甜头,改革让我们的农业从无序自流变为政府有序引导发展,让乡村干部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作为,正在起草的《潞城市农村差异化发展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分类施策,为农村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这种变化为实现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报记者 康梅芗 王秀娟


记者手记

把选择权交给农民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集体资产管理方式、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重大变革,是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大制度创新,堪称农村改革的“深水区”和“硬骨头”。
  怎么改?农民是集体资产的主人,是产权制度改革的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尤为重要。潞城市在改革的进程中注重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改革的选择权交给农民,打消农民疑虑,让农民主动参与,充分尊重农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真正让农民成为了改革的受益者,让农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2016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对推进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今年10月18日,我省出台《山西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和落实措施,从2017年开始,力争5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潞城市作为全国首批改革试点,他们的探索和做法得到了农业部评估组的肯定。几天的采访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改革后当地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也被农民发自心底的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所感染。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刚刚结束的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交流会,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尊重农民意愿,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仍然是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法宝。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