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弘扬传统文化中科学的生态理念
孟荣涛
//m.auribault.com 2016-05-27 来源:内蒙古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工业文明时期,人们秉承以人为中心的经济价值观,坚信人毫无悬念是万物的主宰。针对这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认为,“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两位先哲的预见性分析,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得到了印证。

  强制自然、过度索取消耗,确实掠取到了很多“战利品”,取得了引以为傲的成就,人类似乎是在这场博弈中大获全胜。但是,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人类、动植物的生存条件正在恶化,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连锁反应触目惊心,已成为笼罩在人类社会上空的灰色阴霾。在此背景下,我们国家提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不仅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更是摆脱当前生态困境的有效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为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行动指南。

  “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民间流传已久的劝诫诗句,警示人们要索取有度,体现了敬重生命的悲悯情怀和朴素的生态意识。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生态智慧的丰厚营养。

  生态文明建设重视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笔者认为,应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伦理标准和思想资源。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少数民族生态智慧中认识自然的角度、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整合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借鉴、传承其中合理的因素,丰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论,以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在全社会形成参与氛围,共同探索绿色生态文明之路。

  我国作为多民族大家庭,每个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在认识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都有精彩纷呈的多样化表达和有效探索的实践经验。其中,尊重、保护自然,是各民族最朴实的认知,这种积极主动地顺应、尊重、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采取多种方式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模式和生态启示,与当今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理念相契合,值得挖掘、继承和弘扬。

  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世代繁衍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在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了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即如今享誉国内外的草原文化,其核心理念第一条就是“崇尚自然”。“崇尚”一词,除了尊崇、提倡之意,更深含崇敬、敬畏、感恩自然万物之意。审视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历程,对自然资源一直坚持合理利用、物尽其用,绝少出现过度索取现象。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轮牧轮休、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自治旗游猎文化中的生产生活禁忌等,都在潜移默化地传承着人与自然不可撼动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理念。在此,朴素的生态智慧不仅具有警示、训导作用,更具有维持人与自然平衡关系的调整功能。朴素自然的生态理念,悄无声息地指引着人们的日常行为。

  生态文明建设还应将民族文化、本土文化视为精神源泉和内在动力。注重并发扬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合理、优秀的内容,把可行的实践经验与可持续发展观、绿色生态理念相结合,增强节约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普及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探寻社会发展需要的生态保护模式,共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明天。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