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坚持制造业立省,推动制造业加快迈向中高端
陈永品
//m.auribault.com 2017-02-06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广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广东抓实体经济,核心是抓制造业。要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培育发展新产业,推动制造业加快迈向中高端水平。要防止产业空心化,让企业扎根广东、安心发展。因此,要增强广东的发展实力,保持广东的经济地位,必须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形成新的发展动能。

  树立国际眼光,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广东智造转变。广东发展制造业,不能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依靠世界产业梯度转移发展加工制造业和一般先进制造业,而是要面向世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真正转向广东创造、广东智造。中国依然是世界最大的市场,对新技术、新产业有无穷的吸引力,我们迎来了新一轮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机遇。不过,这一次我们不是要获得外资,而要真正获得先进技术。目前,我们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要依托我们的市场资源,以庞大的资金实力,与国际先进技术结合,构建新产业、新业态,启爆新的市场需求。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众多的制造业企业要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需要投入,面临风险,需要财政资金给予扶持。因此,要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给企业添薪加柴。

  加强制造业规划布局,选准重点和突破口。发展制造业不能“一刀切”,要做好规划布局,明确重点地区、重点产业。要细化我省“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推动项目落地。要重点推进工贸结合、产融结合、军民融合,重点生物医药与健康、集成电路、北斗导航、绿色建筑产业,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产业集群。发挥我省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的产业基础优势,规划建设科技创新小镇,形成广东创造、广东智造示范基地。

  完善制造业发展政策,推动经济脱虚向实。全面落实广东制造2025战略,分门别类制定政策,从土地、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大力扶持制造业发展。加大政策调研力度,全面了解中小制造业企业的需求和面临的困难,让政策落地见效。要将土地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清理闲置和低效用地,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效率。

  设立产业发展资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广东制造要有大项目作支撑,特别是战略性的引领项目。比如,大飞机制造、集成电路产业。纵观其他省份,发展战略性大项目都是财政资金引领。以上海大飞机项目为例,相关投入总体上将达到2000亿元,拉动整个产业链的同步大发展,原材料、机械装备、电子及仪器仪表、金融服务、民用航空、航空物流等相关产业都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先后设立了多项产业发展基金,如1300亿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1000亿国家安全产业发展基金。广东要吸引国际巨头落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设立千亿产业发展基金,方能撬动万亿级产业发展。

  设立产业直投资金,培育科技小巨人。经过多年的自主创新,我省特别是珠三角聚集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企业,其中不乏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但这批企业很难做大做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融资困难。一方面,创新型企业都是轻资产,从银行融资规模有限。另一方面,经过A轮、B轮股权融资,企业创始人持股比例大大降低,再次融资就有可能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据调查,一些企业有单不能做,因为缺资金,心有余力不足;有单不愿做,因为回款周期长,拖不起;有单不敢做,因为担心收不回款,怕出风险。大多数高科技企业在市场中煎熬,业绩做到几千万规模就长不大了。建议借鉴深圳、杭州等地的做法,由政府设立直投资金,对那些具有成长潜力、市场空间大的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实行明股实债,或者债权+股权,一定的时间内再退出。

  发挥本土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走进杭州,有三类人群在创业,一是阿里系,二是浙大系,三是海归系。浙江大学创业成果突出,在杭州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有知名的大学和研究院所,要着力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形成广东创新创业的中大系和华工系。

  发挥现有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放大创业裂变效率。制造业企业生产单一产品,受市场竞争的局限,都有“天花板效应”。为此,像海尔这样的企业,按照互联网思维,实行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大力发展共享经济,从制造链向服务链延伸,鼓励内部员工创业。目前,像广州开发区的香雪制药公司,正在建立中药智能化配送服务平台,下一步将在社区建立中医药服务网点,市场空间将大大扩展,有望成为广州开发区的百亿级制药企业。建议出台政策,鼓励更多的龙头骨干企业启动裂变创业,壮大发展规模,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独角兽企业。

  发挥开发区、高新区引领示范作用。开发区、高新区是制造业大区,聚集了许多世界500强企业和国有、民营大型骨干企业,要总结推广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将省级产业发展基金和重大制造项目向其倾斜,保障制造企业用地指标,服务好现有落户企业,满足其增资扩产的土地需求,防止其外迁和产能外溢。

  补短板,再造广东软环境优势。建议在全省推广深圳的经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重视人才,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着力解决人才户口、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继续弘扬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广东精神,再创广东速度、广东效率。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客座教授、广州开发区政研室主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