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从供给侧改革看我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王军
//m.auribault.com 2016-08-23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背景,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更要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以市场需求升级的新趋势和新变化为方向,通过制度、科技、组织等一系列创新,降低供给成本,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通过转型升级、加速技改、研发创新等措施使县域经济不断壮大。

  一、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助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前提。当前,我省县域产业结构不优的问题十分突出,2015年,全省83个县(市)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4.1:56.9:29.0,一产比重高出全国5.1个百分点,一产过高、二产不强、三产较低的问题非常明显。要扭转这一状况,就要以“调低一产、调强二产、调高三产”为总体思路,以“抓两头、放中间,强非公、增活力,拓功能、促融合”为主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抓两头、放中间”要求产业政策转向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角度,支持处于发展阶段“两头”的产业,即对处于孕育期和幼儿期的新兴产业加大扶持,对处于衰退期的传统产业在职工再就业培训、转产就业安置、设备淘汰补助等方面进行退出援助,对处于“中间”即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产业要让其在市场竞争中强筋健体、自由发展。“强非公、增活力”要求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支持,激活多元发展主体,增强市场活力。“拓功能、促融合”是指拓展农业发展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以园区建设为主阵地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园区是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载体。目前,根据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一要推动园区产业由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转变,加快推进研发设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二要推动园区功能由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功能转变。三是因地制宜有所侧重。经济基础稍差的县,要把特色优势产品加工、资源开发作为产业园区建设的重点;传统农业比重大的县,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园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县,要把为城市企业配套、劳动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工业园区发展重点,切实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水平。

  三、以提升质量和品牌建设为重点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客观上要求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县级政府要着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市场竞争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一是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要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关,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切实保护合法经营者权益,树立消费者对产品安全质量的信心。二是推动产业集群品牌升级。要依托县域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支持申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强化区域品牌、集群品牌和民族品牌建设,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著名品牌从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和国际性品牌跃升。三要彻底打破“原字号”产销结构,做好绿色、有机和非转基因三大品牌,促进优质资源向高端品牌化产业转化。

  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改革驱动。在经济新常态下,要素成本和资源环境的边际效应不断递减,但政府改革创新的潜力还很大。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自我革命、放手放权,由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服务转变;又换位思考、强化服务,围绕企业所急所难精准发力,不越位、补缺位、纠错位,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需求潜力和创新动力,增强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靠前服务,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严格执法行为,严厉打击吃拿卡要、权力寻租等违纪违法行为。

  对于县域而言,抓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可能就是抓住了未来。为此,县级政府一定要积极主动、敢于作为,力求在经济转型升级中下好先手棋。(作者单位:省委农工办)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