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军民深度融合 资源双向互动
——二论抓好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
本报评论员
//m.auribault.com 2016-07-12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需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形成合力。就我省而言,这个“特色”体现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上。

  在世界范围内,国防军事科技发展,总是占据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与制高点,而打破军民之间的壁垒,促进军民科技的双向转化尤其是军事科技向民用领域的有效转化,则能在推动社会进步、助推创新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立足现阶段我国发展实际,中央明确将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上升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在国务院批复我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中,提出要加快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可以说,加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是我省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最鲜明的特色。无论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还是从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看,下大力气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我省有基础、有条件、有底气,有比较优势。我省历来是国防战略的大后方,新中国成立以来承担着国家“三线”建设的特殊使命,逐逐步积累了雄厚的军工资源优势和科研创新优势,积累了军民融合的深厚基础。凭借这一优势,大力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着力破解制约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构建军民融合一体化科研生产体系,创新军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进一步打通“军转民”“民参军”双向互动通道,我省在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中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关键在于大力推动军民优势资源、先进技术双向流动、相互转化。目前,我省在以成德绵为核心,辐射广元、乐山、泸州、宜宾、达州等军工资源的优势区域,正掀起新一轮打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区的大潮。当务之急,是要抓紧推动构建省部军参与的军民融合发展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院所自转、军工自转、院企联转、民企参军”四种模式,进一步深化与军工集团的合作,大力发展信息安全、航空发动机、航天、核动力等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和基地,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积极推动军技民用、民为军用、军民兼容,努力促进国防军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力争为全国提供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机制、构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体系、建立军民融合核心载体的四川经验。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只要我们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加强战略规划,狠抓落地落实,就一定能够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进程中发挥出乘数效应、倍增效应,形成军民资源有机互动有效转化新格局。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