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座城市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历史会铭记这一天——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后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在新形势新时期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奋斗目标,指明了北京建设、发展、管理的前进方向,深刻阐释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和规划思路。
春雷震动,春风浩荡。这一在首都北京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发表的重要讲话,事关国家战略和首都格局的深刻变革,在北京三千多年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由此,北京开启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崭新航程。
一个科学的战略,总是从时代要求和问题需求出发,抓住机遇、谋定思变的结果。多年来,北京遵循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聚集资源求增长,逐步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沧桑巨变的同时,也不断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空间局限等“成长的烦恼”日益严重,“大城市病”日益凸显。这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切,成为北京谋求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破解的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2·26讲话”中,深刻分析了北京发展管理中矛盾和问题的根源,明确了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并将北京的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国家战略相结合,深刻阐释了在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课题。从此,北京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里程碑。思路为之一变,天地为之一新!
两年来,北京发生着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观念转变。全市上下的首都意识增强了,协同认识统一了,并在实实在在的转型中体悟到,北京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主动融入区域协同发展,既有利于提升我们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服务管理能力和创新引领能力,又有利于充分发挥首都的优势,促进周边地区共同转型、共同发展。同时,还为我们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解决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深化结构调整和优化空间布局,实现新常态下更高水平的发展,已经成为北京共识。
两年来,北京认真落实城市战略定位,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瞄准“四个中心”这一“准星”,我们坚持“控”与“疏”双管齐下,坚持市场与政府两手用力,坚持疏解与提升同步推进。以首善标准做好“四个服务”,优化国际化服务环境,不断推进服务保障能力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集中力量做好“白菜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实现科技创新驱动,激发文化市场活力,促使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城市战略定位。破立并举,既是产业重构的一次大变局,又是创新驱动的一场大实践。
两年来,协同发展大战略在京畿大地全面展开,一张宏伟蓝图正从梦想照进现实。中央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作出全面系统规划,提出明确目标任务,从国家层面动员中央部门、部队单位和兄弟省市共同行动,给予重大政策支持。两市一省同心携手、主动作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移等“突破口”和“先手棋”,更是取得了可喜成绩。放眼当下,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首都经济圈正在扬帆起航。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当前,“十三五”已经起步,北京面对新的任务目标,惟其艰巨繁重,才更显能力水平,更考验果敢担当。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都要不断深化认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要求上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使命感、责任感,坚定实干决心、增强必胜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标不罢休,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新业绩。
春潮澎湃起,正是扬帆时。世界期待着下一个北京故事,历史期待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回答。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必将迎来一个功能更完善、产业更高端、环境更优美、社会更和谐、生活更便利,文化与科技比翼齐飞、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美好北京,为国家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纪念“七一”始于何年 | 2010-11-22 |
国纪平:中国的机遇,世界的机遇 | 2010-11-22 |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之最新进展 | 2010-11-22 |
恽逸群和他的名文 | 2010-11-22 |
90年:让思想冲破牢笼,让实事求是成为灵魂 | 2010-11-22 |
论文选编(三) | 2010-11-22 |
刘汉俊:文化的斑斓与辉煌 | 2010-11-22 |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主战场 | 2010-11-22 |
抗日战争胜利关键是中国共产党思想上政治上... | 2010-11-22 |
为全球经济治理注入中国动力 | 2010-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