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在铭记历史中珍爱和平
——学习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南京政治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m.auribault.com2015-09-21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是对一段悲壮历史的纪念,是对千万抗战英雄的敬仰,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张扬,更是对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坚定决心的宣示。

  向往和平,抗战取得胜利的不竭动力

  习主席重要讲话中“和平”一词出现达18次之多,这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用血与火铸就的向往与追求。

  侵略战争是对和平的蹂躏,深受战争之害的民族和人民特别向往和平。坚信和平必胜是支撑人们用正义战胜邪恶、用和平消灭战争的强大信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次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大决战。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全境,在世界东方形成了法西斯战争策源地;1937年,又蓄意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战场亦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面对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中华民族为了和平而奋起抗争。

  赢得和平,就必须誓死赢得反侵略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中华儿女汇成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滚滚洪流。无论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还是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中国军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筑起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为了和平,中国军队勇于亮剑、刺刀见红,气贯长虹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浩气凛然的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展示了中国军民的不屈与坚强,中国抗战的惨烈与悲壮。为了和平,中国军人敢于牺牲、血战到底,中国民众甘于奉献、前赴后继,感人场景不胜枚举。

  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从根本上决定着抗日战争的进程和结局。14年中,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御外侮,以“誓与山河共存亡”的坚定决心、“愿拼热血卫吾华”的不屈意志、“一寸河山一寸血”的巨大牺牲,终将一次伟大胜利永远地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人类和平的史册。在这场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大比拼中,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未能摧毁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却激发出这个古老民族前所未有的觉醒与奋进。这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培育了荣辱与共、患难与共的情怀,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精神,强化了全体中国人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并升华为炎黄子孙“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主义责任感。汇聚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的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了最大代价,中华民族的殊死抵抗不仅是中国赢得和平、也是世界赢得和平的重要因素。

  和平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

  习主席指出:“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这是总结历史、昭示未来的科学论断。

  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国军民共进行各种战役、战斗近20万次,中华民族以伤亡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和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的巨大代价,抗击了日本法西斯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共歼灭日军150余万。中国人民用自己的顽强奋战和巨大牺牲,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我们庆祝伟大胜利,就是呼唤世界各国人民共筑永久和平。曾经饱受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尤其懂得胜利来之不易、和平弥足珍贵的道理。其实,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的鸿篇巨著《论持久战》,就明确讲到中国抗日战争的目的是求和平,是为了“争取中国和世界的永久和平。”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在其5000多年的发展长河中,一直追求并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秉持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但是悲壮的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

  争取和平就要牢记伟大的抗战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2014年2月25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被设立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传承中华儿女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谴责侵略者的残暴,不是为了继续战争,而是为了要铭记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真正让和平永驻、让正义长存。

  维护和平就要捍卫人类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尊严,不容篡改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历史。德、日、意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血腥残暴,给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只有铭记历史的伤痛,才能营造现实的和谐。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曾给人们留下“跪下一个人,站起来一个民族”的强烈印象。德国也终于走出阴霾,从二战战败国发展成为欧洲和平的主要力量。然而,同为战败国的日本,其所作所为却足以令全世界爱好和平者痛心失望。战后,日本企图为其侵略历史翻案的右翼势力,接二连三抛出“慰安妇必要论”“侵略定义未定论”等无耻论调;靖国神社“拜鬼”、修改教科书等丑恶行径连番上演。安倍政府更是冲破重重束缚正式解禁集体自卫权,架空和平宪法,企图强行通过新安保法。70年过去,硝烟散尽,危险仍存。但我们坚信,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弥足珍贵的人间正道。

  捍卫和平,中国军队肩负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

  抗日战争的悲壮历史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捍卫自己的独立主权,谋求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建立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习主席明确要求,全军将士要忠实履行保卫和平的神圣职责,这是基于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提出的时代要求。

  毫无疑问,在人类迈入21世纪的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天下仍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这就告诫我们,一时没有战争决不意味着永久和平。自古以来,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但是,“欲加之战”避无可避,马放南山只能是自毁长城。唯有做好战争的准备,方能驱散战争的梦魇,方能享受犹如阳光与雨露的和平。“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会挨打”。和平必须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能打赢才能保和平。

  中国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举行盛大阅兵,目的就是“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这也是中国军人对当年为维护人类自由、正义、和平而牺牲的英烈、对惨遭屠杀的无辜亡灵的最好纪念。在纪念大会上,习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这充分彰显了我国同世界各国一道共护和平、共谋发展、共享繁荣的诚意和愿望,展示了我国推动国际军控和裁军的积极的负责任的态度,再次表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昨天的历史不是今天的人们书写的,但今天的人们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70年前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已由我们的先辈完成,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需要我们接续奋斗。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重要关口。一些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崛起,千方百计加以围堵遏制,把国际战略竞争博弈的焦点引向亚太地区,使得我们家门口生乱生战的可能性增大。我们面临的压力和阻力日益凸显,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与安全风险高发期、深化改革攻坚期叠加交织,对维护和平发展的要求更高了。

  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和平,也有赖于和平环境。和平环境呼唤军人担当。站在新的起点,要铭记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自觉向强军目标聚焦着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要铭记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坚决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地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自觉拥护和服从服务改革大局,以科学的编制体制、先进的武器装备、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强军伟业。只有具备召之即来的素质、来之能战的底气、战之必胜的实力,才能真正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才能担负起“忠实履行保卫祖国安全和人民和平生活的神圣职责,忠实执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执笔:韩文琦 杨超)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