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形成富有活力韧性的“改革舆论场”
//m.auribault.com 2016-09-12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改革是本,舆论是末;改革有成效,舆论就会好;舆论与改革一致,就如开顺风船,不重视舆论,犹如开无风船或顶风船——

形成富有活力韧性的“改革舆论场”

  当前,如何凝聚共识深化改革是社会舆论的焦点

  主持人:当前,关于改革的舆论很多,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改革舆论场”。那么,舆论是如何形成的?其途径主要有哪些?

  孙成尧:舆论的定义非常多样化,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一种定义是: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也有的学者认为: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或先从群众中来,然后经权威方面传播到群众中去;或经过权威方面的组织和动员,然后再传播到群众中去。

  舆论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舆论主体、客体及意见本身,还包括舆论的数量、强烈程度,舆论的韧性,舆论的功能表现以及舆论的质量等等。韧性是舆论的一大特征。所谓舆论的韧性就是舆论的持续性,它一旦形成,总要存在一段时间,即使舆论客体消失了,人们还会有所议论,因为舆论的发生总是滞后于舆论客体。

  主持人:什么是舆论场?“改革舆论场”如何形成?

  孙成尧:目前,关于舆论场的区分较为多元。有学者以载体为视角,将舆论场分为传统媒体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有以传播介质为视角,将舆论场分为媒体舆论场与口头舆论场;有以支撑群体为视角,将舆论场分为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有以时序为视角,将舆论场分为旧舆论场和新舆论场。也有学者以具体舆论场为对象,提出网上政治舆论场概念,并将其分为意见场、关系场和思维场。

  当下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如何凝聚共识深化改革是社会舆论的焦点。近几年出现了“改革舆论场”的用语。有学者将“改革舆论场”概括为一定区域内的高密度人群,由于受到政治、经济、价值观等因素影响,在多种媒介的推动下,就有关改革的话题进行高频率讨论所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在“场”的作用下,同一空间的个人所发表的关于改革的意见,经过引导、交流、协调等,比在普通环境中更容易形成“改革舆论场”,并能迅速传播。

  当前的改革舆论具有新的特征

  主持人:与改革开放之初的改革舆论相比,当前的改革舆论有哪些新的特征?

  孙成尧: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各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和问题突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深化改革的迫切性,从中央政府到普通大众,从官方媒体到民间舆论,不同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期盼深化改革成为舆论场上的主流声音。

  十八大闭幕不久,“深化改革”的议题就被提到了极为重要的战略高度。目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下一步的改革,不仅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多方面的改革是要打破固有利益藩篱,调整利益预期。近几年,我国政府通过各种传播媒体以及新闻记者招待会、新闻记者见面会等方式主动宣传和公开阐释深化改革的理由,促使深化改革成为主流声音。

  在当下中国改革开放关键时期,要引领中国民众继续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顺利渡过改革深水区,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仅要全面深化改革,更重要的是激发普通民众积极参与改革的热情,得到群众的支持。比如,户籍制度、信访工作、司法权力公开透明等改革常常是社会大众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张爱军:改革的舆论准备是极为重要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提供了思想准备。邓小平南方谈话,引导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如果说这两个方面舆论造势主要是自上而下的,那么在互联网时代,舆论造势则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其中自媒体舆论的介入,使中国改革舆论生态进入了新阶段。

  自媒体如博客、微博、微信等在观念传播上起到了传统媒体难以发挥的作用。自媒体通过汇集、传播、共享、造势等方式,让各种不同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利益诉求等以公开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改革、推动改革。

  深入认识改革与舆论的辩证关系

  主持人:改革与舆论相伴相随,改革需要舆论支持,舆论影响改革进程,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顾骏:改革与舆论密切相关。改革是对现有利益格局的渐进式调整。改革需要最大限度凝聚最大多数人的共识,这样才能尽可能减轻改革的阻力。共识达成越不容易,舆论准备越需充分。

  陶文昭:改革需要舆论支持,这是毫无疑义的。其一,改革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这些是宏观的、战略性的、基础性的,应是基本的舆论场。其二,具体的改革,都是针对问题的。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舆论要揭露分析社会存在的问题,探讨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其三,对积极改革者,要宣传鼓励。同时还要对改革者予以一定的宽容。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成功,任何改革者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完人。舆论要看总的方面、看大的趋势。如果过于苛求,则束缚了手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还是要坚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改。

  舆论归根到底是改革客观效果的反映。改革是本,舆论是末。改革成果大,舆论支持声音就大,力度就大。反之,改革成果不显著,以致衍生许多负面效应,那么舆论的纷议就是必然的。舆论不是随意打扮的小姑娘,而是改革效果的晴雨表。在改革与舆论的辩证关系上,舆论为改革提供宽松正面环境是一方面,改革效果对舆论产生直接影响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应努力追求舆论与改革的一致

  主持人:舆论总是复杂的、多元的,既有支持改革的舆论,亦有对改革的抱怨,我们该如何面对多元并存的舆论?

  陶文昭:客观地说,对任何一件事,舆论都会既有支持,也有反对,或是既支持又反对的。要求舆论完全一致是一厢情愿。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上一百五颜六色,何况中国是超级复杂的国家,社会群体不同,看法就不相同。另一方面,各种不同的改革举措,产生的效果不一样,社会评价当然不一样。但作为一种目标,还是应努力追求舆论与改革的配合与一致。还要看到,传媒本身也是复杂的,既有传统媒体,还有新兴媒体,行政调控的手段和力度不一样,舆论取向也不尽相同。

  顾骏:改革最流畅的时候有舆论,改革最迟滞的时候也有舆论,区别只是改革借舆论而风生水起,还是改革在舆论中徘徊不前。

  其实,最接近改革临界点的时候,舆论反而会进入某种“静默期”,因为大家都知道,不改革几无出路,何须再费时间讨论?干就是了。

  从舆论看中外历史上改革成败的经验教训

  主持人:从历史上看,改革者是如何处理改革与舆论关系的,处理的好坏与改革结果有何关联性?

  孙成尧:任何改革都会遇到社会舆论问题。如果把改革比做船,舆论就是风。舆论与改革一致,就是开顺风船;不重视舆论,就是开无风船或顶风船。北宋王安石改革中社会舆论问题没有解决好,就是其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王安石变法之初就主张变风俗,改变因循守旧的保守风俗和舆论,可惜的是,宋神宗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社会舆论不重视,而且急于求成,想快速推进改革措施进而富国强兵。正是由于没有营造出有利于改革的舆论氛围,改革措施的推进遇到了层层阻碍,以致失败。庆历新政的例子更能说明改革与舆论的重要关系。有学者提出“庆历新政是成也台谏,败也台谏”。台谏为新政派上台广造舆论,开辟了道路,但好景不长,依然有大部分台谏代表着强大的保守舆论,站在了新政派的对立面,刚刚推出一年多的改革措施就随即被废止。

  与此相反,俄国农奴制改革借助了舆论力量,化解了一部分阻力,成功推进了改革。1857年11月20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发布诏书,调整农民和地主的关系。事实上,这个诏书就是政府初步的改革纲领,除使农民得到人身自由外,没有触动封建制的生产关系。该诏书先在报纸上公布了。诏书的公布使农奴制问题的讨论公开化了,在社会各阶层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就借助舆论力量化解了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由于各社会阶层、各政治集团所处的政治与经济地位不同,他们对诏书、对改革的态度以及提出的改革方案也就各异。此后,经过旷日持久的征询意见、反复讨论和多次修改,至1861年1月28日,国务会议批准改革方案。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名后生效。同时,沙皇又签署了关于废除农奴制的宣言。

  个案事件背后的舆论会推动改革

  主持人:近些年,社会突发事件通过网络和自媒体不断发酵和扩散,以点带动面,辐射全国,其影响巨大,有些事件甚至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改革。这些个案是如何影响改革实践的?

  张爱军:从逻辑和事实上说,个案与体制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博弈的。但是在网络时代就完全不同,量会转化为质,个案会转化为普案,特殊性会转化为普遍性。原子化的个案会通过自媒体形成蝴蝶效应式的舆论,从而推动由宏观改革变为微观改革,由激进性改革变为渐进性改革。

  这种渐进改革往往是由个案形成的社会舆论推动的,进而逐渐影响改革的局部,甚至影响全局。一个生态维权事件,一个环境破坏引发的保护环境事件,一个刑讯逼供事件,甚至一个官员在不恰当场合的微笑,一个官员说的不恰当的话,都会成为网络舆论的引爆点,进而成为舆论,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制度的微调与改革。当然,事件自身不会推动改革,事件背后的观念大讨论才会推动改革。一个事件就是一个观念的反思,一个观念的反思如果具备了合理性、正当性,时机又合适,那么改革就不可避免。

  孙成尧:其实,不少网络舆情事件,背后都是社会大众的情绪沉淀所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但却倒逼着社会改革。如“孙志刚案”,推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及新《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重庆最牛钉子户唐福珍因拆迁被逼“自焚”事件,引发民众对拆迁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关注,间接推动我国《物权法》的出台:“湖北佘祥林案”、“张高平叔侄杀人案”等,随后的网络舆论推动了司法改革;河南“开胸验肺”事件,推动了卫生部新《尘肺病诊断标准》的发布与实施。

  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舆论的多元化,进而推动或拖延改革的步伐

  主持人:快速的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人员结构更多元,各社会主体为自身利益都想推出对己有利的方案、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会通过社会舆论反映出来。这会对当前的改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乔新生: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一些既得利益集团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会导致思想的多元化和舆论的多元化。

  中国目前有众多的社会阶层,其成员的职业、身份、利益、偏好、文化背景、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很不相同。各阶层成员之间有相容互补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矛盾性的一面。他们都在寻找自己的代言人,试图影响国家的政策、改革措施等。

  主持人:多年来,我们的改革方向非常明确,改革进程或快或慢一直在推进,但有一些人是“不改不满,改了也不满”,改革共识的达成为什么这么难?

  唐亚林: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各社会主体价值认知偏好的侧重点不同以及排序不一。正因为对不同的价值存在认知偏好不一,排序不一,以及价值选择组合不一,导致各社会主体力量对以问题解决方案为导向的当下中国发展路径以及制度建设方向的认同冲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价值观分化等转型困境一时难以消除。

  主持人:中国各地发展程度不一,人员结构多样,关注点和期待值相差较大,想各方满意一致前行也不太现实,这就需要有效寻求改革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最大程度地照顾各方利益。目前的情况下,该如何着手?

  唐亚林:寻求当代中国改革共识的最大公约数,需要以问题解决方案为导向,以底线思维为基础,以获得感、满意度和认同度为评判标准,在利益分配、制度建设、价值维护三大领域做到三个“有机结合”:第一个“有机结合”,就是把民众对物质利益为核心的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实现人的人身安全、法治保障等制度建设有机结合。第二个“有机结合”,就是把每个人的“安身立命需求”与民众的群体需求、社会的和谐需求、国家的繁荣需求有机结合。第三个“有机结合”,就是把执政党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情怀与知识界的忧国忧民情怀、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怀有机结合,让冷嘲热讽的心态、冷眼旁观的心态、事不关己的心态、只看重眼前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心态少之又少,共同营造为全面深化改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优良政治生态环境。

  改革者要主动研判舆论,化解矛盾,推进改革

  主持人:为了一致前行,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当前的改革者应该如何对待社会舆论?

  乔新生:构建中国的社会舆论环境,其重要意义不亚于改革开放初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不仅要在理论上有充分的认识,而且要在行动上有充分的准备。

  改革者应当有广阔的胸怀,不断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于来自国内外的明枪暗箭,应当勇敢地迎接挑战,对于国内出现的各种声音,应当积极地加以引导。对于批评中国的声音特别是批评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声音,不能充耳不闻,而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详细解释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系统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从而使改革成为全民共识。

  只有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改革舆论氛围,让每一个公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使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成就。近一段时间,围绕着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说明,如果只是有正确的发展目标,而没有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没有在民主协商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和改革措施,那么,“出力不讨好”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只有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在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原则指引下达成共识,全面深化改革才不会激化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推动形成活力韧性的“改革舆论场”,必须处理好“动”、“导”、“控”的关系

  主持人:怎样引导舆论进而形成有利于促进改革的“改革舆论场”?

  孙成尧:今年2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有学者将改革的舆论导向比作一部汽车,一是有发动机和轮子,是管速度、管能量、管起动的,没有发动机,汽车的能量就无法释放,没有轮子就不能起动、前进;二是有方向盘,是管路线、管导向的,没有方向盘,汽车就会左右偏向,就达不到目标;三是有刹车,是管调控的,没有刹车,汽车缺少自制,就有可能翻入悬崖危路。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和贴切。确实如此,改革的舆论导向,必须处理好“动”、“导”、“控”的关系。

  “动”,就是舆论宣传的先导作用。改革的舆论宣传,必须走在改革潮流的前头。先导,就是当改革的趋势正在形成,改革的客观要求已经具备,而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还没有把握住这种趋势,还没有自觉意识到这种要求的时候,作为舆论先导的报纸等媒体,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见识和勇气,揭示这种趋向,回答这种要求,做解放思想的先行者,引导社会舆论,推动改革前行。“导”,就是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正确的舆论导向,说到底,就是全面、科学、准确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决反对错误倾向。“控”,就是舆论宣传的调控作用。舆论的调控,就是要增强宣传的科学性,防止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要把问题搞清楚,防止分析不当,造成误解。

  改革有成效,舆论就会好,要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有切身的获得感

  主持人:舆论对于改革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清楚了。下一步我们需要着重向何处发力?

  陶文昭:一方面,我们要在舆论导向上下功夫,要主动引导+善于引导。改革的关键时期,气可鼓不可泄。要强化正面宣传,凝聚改革共识,聚集改革正能量。还要抑制非理性的、情绪化的舆论。当然,无论是强化正面,还是抑制负面,都要立足于实事求是,力求客观公正。舆论引导不是拔高,不是掩盖问题。抹黑不行,涂粉也会贻笑大方。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打铁还需自身硬,改革有成效,舆论就会好。现今改革出台的措施很多,取得了许多效果。还要更加注重改革的效果,尤其是要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有切身的获得感。是否支持改革,最终都是从利益出发的。改革中人民群众是否得利、得利多少是硬标准。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方案要吸引人,更要以成效说服人。

  乔新生:中国的道路自信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上,中国的理论自信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光明磊落的政治信念之中,中国的制度自信体现在中国宪法和法律之上,中国的文化自信体现在中国数千年文化传承之中。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良好的基础上,各方面改革继续呈现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下一步,我们就应该按习近平同志所说的,改革者要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加强思想引导,注重研究改革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锲而不舍、坚韧不拔,提高改革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能力,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主持人:张记合;话题嘉宾: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唐亚林,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顾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张爱军,浙江省委党校研究人员孙成尧)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