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后代子孙幸福生活,是所有父母的心愿。但福从何来?给后代留什么才算积福?对这个问题,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应该为子女谋个一官半职,让其养尊处优;也有人为子女留下一笔财产,让子女在自己身后仍能衣食无忧,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历史上也不乏有识之士,他们对待给儿孙留什么的见识和态度,颇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诲。
左宗棠乃清末重臣,历任浙江巡抚、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大学士、一等轻车都尉等职。他任高官二十余年,每年养廉金二三万两银子。按理,他身后留给子孙的财产不会少。而其曾孙左景伊在《我的曾祖左宗棠》一书中记述,曾祖父死时,四个儿子每人只分得五千两银子,合计二万两,只相当于左宗棠一年的薪水。左宗棠68岁时便留下遗嘱:“我廉余不以肥家,有余辄随手散去。”年谱中记载:光绪三年(1877年)六月,山西、河南大旱,陕西及甘肃庆阳亦饥,左宗棠捐廉银万两。同治元年(1862年)他给儿子写信:“付今年薪水银二百两归……念家中拮据,未尝不思多寄,然时局方艰,军中欠饷七个月有余,吾不忍多寄也。尔曹年少无能,正宜多历艰辛,练成财器,境遇以清苦淡泊为妙,不在多钱也。”家中生活拮据不肯多寄钱,而救济灾民、补贴军饷乃至公益事业却慷慨解囊,这是左宗棠给子女留什么的回答。
另一位晚清重臣林则徐,“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不仅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勇于担当,而且治家严谨,教子有方。他留给子女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而林则徐之所以会成为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与他父亲对他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一个贤明智慧的教书先生,他也曾留一副对联给林则徐:“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林则徐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不仅为国家和民族干了一番大事业,而且对子女也严格要求,让他们在勤奋读书求学的同时,还要辛勤劳作,从事稼穑,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不为子孙营造“安乐窝”,让他们坐享其成。这是林则徐给子女留什么的回答。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常作灾”,这是黄庭坚为朋友书斋的题诗。?是盛放器物的竹笼子。意思是说,藏书万卷可以教化子孙,而遗金满?常常会招致灾祸。这样的例子,历史上也有不少。南汉由刘?创立,其孙降宋。宋真宗时,曾赐刘氏后代白金百两,事后对宰相说:“刘?留给子孙的财产并不少,但都被他们挥霍掉了,如今大都生活窘困,就是因为他们平时一味奢侈,从来不知稼穑艰难。”当初锦衣玉食,此时只能靠在人家眼前摇尾巴过日子,这不是很能发人深思吗?更有名的是清代八旗子弟,他们凭借祖上的荣耀,白白享受国家俸禄,终日花天酒地,斗鸡玩鸟,逍遥自在。到了光绪戊戌变法,不再优渥八旗子弟了,令他们自谋生路,许多人不知营生,竟有沦为乞丐,或是冻饿而死者。
俗话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世上没有人能够靠吃祖宗的老本而长久的,也没有人能够给子孙遗留钱财而使其享用不尽的。留产留财,既“损其志”,又“增其过”,为什么还会有人聚敛钱财为子孙留?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分析得颇为透彻。他说:身为王臣,已离饥寒之苦,而渔猎不已,即使愚蠢到不能医治的人,又何至于这样呢?他们斥田庐、藏珠玉、饰第宅、侈婚嫁,润及子孙,姻亲族党艳称不绝,则相尚以迷,虽身受欧刀而忘之矣。妻妾子女环向以相索,始于献笑,中于垂泣,终则怨嫡交加而无一日得安于其室。一行为吏,身为子孙之仆隶,驱使死辱而莫能逃。这些孱弱的人受到家庭内部的威逼,甚于国家宪章的制约,这也是够可悲而令人同情的了。
真正把子女问题同国家和民族命运联系起来的,是共产党人。他们既有普通人那样的怜子心,更有普通人不可比拟的爱子情。因此,在为子女留什么的问题上,表现出无比宽阔的胸襟和动人心魄的人格魅力。一位叫陈洛平的老八路,战争年代多次征战负伤,生前曾任某军分区司令员。他一生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教子有方,临终时无任何财产留给子女,只把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留在他身上的三块弹片交给三个子女,一人一块,让他们记住过去的峥嵘岁月,追随父辈足迹,将革命进行到底。一位叫欧阳平的老红军,入党时组织上为他颁发了一张党证,他用油脂把薄薄的党证浸润成不怕水蚀的油纸。当长征路上沼泽地淹没他的半个身子时,他伸手摸摸最贴近心脏的那个口袋,看看党证是否还在……前些年病逝前,他拿出自己几十年的积蓄,在家乡兴国县设立了“长征奖学金”,鼓励家乡后生学业有成,而留给子女的只有那油渍的党证。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没有亲生子女,却待侄辈如己出,他留给侄女周秉德的遗产是一枚“为人民服务”的像章。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我有传家宝》节目中,周秉德佩戴着周总理经常佩戴在身上的“为人民服务”像章,亲身讲述了她在伯父周恩来身边长大的岁月中感受到的家风。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对给子女留什么的回答,他们用弹片、党证、“为人民服务”像章作为留给后代的家风传承载体,体现的不仅是他们对后代的殷切期望,更是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和情怀。
聂荣臻元帅在他88岁高龄那年,向全国家长倾吐肺腑之言:“家教之道贵以德。”“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世间给子女留钱的,钱会飞;留房的,房会倒;留地的,地会荒。而唯德可以长久,唯德可以与功业俱成,唯有遗德于后,才能让子孙永远受益、馨香久远。回望历史,古代很多家庭出现了大批的忠臣良将,如著名的杨家将、岳家军,无一不是从家庭的传承中学到家国情怀,从而心系社稷、为国捐躯、死而后已;环顾当代,如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共产党人的楷模,无不涵养为政品德,保持优良作风,给子女留下比金钱宝贵千万倍的做人美德和良好家风,让子女受益无穷。相比之下,一些为官者,不仅将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巨额财产留给子女,还向其灌输“父贵子荣”“夫贵妻荣”等陈腐观念,兜售权力的好处,传授官场“潜规则”。他们的子女也心领神会,窥破门道,将其父其母所说的那一套发扬光大,其结果必然是沆瀣一气,父母成了子女的坏榜样,子女成了老子的负资产,使得出于人之常情的福荫后代的愿望,反而变成了贻害后代、败家毁业的祸灾,不亦悲乎!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给子女留什么的问题,对于天下所有父母不是选答题,而是一道必答题。如何作答,前有先贤榜样,也有泣血教训,关乎家庭兴旺、家风传承,也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为人父母者不可不察、不可不慎。